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404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悬念” “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教师应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在讲读课文中可以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来巧用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古文论中有“文似看山不喜平”之说,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做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个接一个地解除悬念使学生感到开心愉快,乐学不厌,从而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关系。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笔者在语

2、文教学中也在不断地尝试着几种方法。 1.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设置疑问导入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与课文题目有关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正确回答的一种导入法。 2.在讲读课文中可以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2.1 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 2.2 打破常规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太阳这篇课文,如果他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2.3 故错迷

3、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老师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2.4 险象横生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3.留尾反思,激励学生深入探究

4、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不仅是一堂课整体的一个凝聚,而且是一堂课的最终巩固。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的结尾概括中,还是不能马虎的,应选取一些有趣的事例来作为结尾部分,不仅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往往还能达到令人萦怀难忘的目的。 在每堂课的结束部分,教师设置一些悬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尾。这样的设置让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的心中留有余味,可以激?l学生深

5、入探索。教师要注意在留尾时,既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又要兼顾下节课的任务,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在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是谁真正救了蜡烛,保住了秘密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文中的德国军官是有人情味的,所以伯诺德一家才保全了性命。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批判,课堂上一时争论不休。这时,教师没有急于表态或者讲解,而是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大家下课后找一找关于二战的资料,分析一下这位同学说的真的没有道理吗?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分析得出德国军官的人情味不过是偶尔出现的,假如他发现了蜡烛的秘密,一定会展现他恶

6、魔本性的这一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随时生成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注重这些瞬间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留有一些悬念,引导学生探索分析,这样的课堂留尾,可以让学生在查证和反思的过程中,主动接近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这样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巧用悬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喜欢探索的,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喜欢研究新鲜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解读,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着活力与情趣,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