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39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 导动激学式语文教学法 本文对以学法指导为核心的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进行探讨,联系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对自行设计的以学法指导为核心的导动激学语文教学作了实践性实验,并取得了骄人成果。总结了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领、特点等向各位同仁志士共享。 现代化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活泼地成长。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明显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 1.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的模式框架 在教学实践中,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心理学关于人的素质形成须经过内化过程的学说,

2、以及现代教育教学论、素质教育论等为理论依据,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为重点。其主要教学活动过程分四个阶段,导入激趣为第-阶段,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导入艺术,讲求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形成愿学理念。导思激情为第二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运用教师提示的或自己已形成的学习方法,围绕目标自读课文,并围绕目标质疑,此阶段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在导思和导学上。导思,启发质疑,导学指导学习方法,形成自学能力。学生在此阶段,发挥主体作用,主要是认知与学法相结合,质疑与激情相联系,运用已有学法创造出具有自己个性的学法。在

3、思考中质疑,在师生、生生情感交流、体验中认识,以达乐学。导练激活为第三阶段,分二步进行,先要由学生提出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或教师围绕重点、难点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或单独思考,或合作争鸣,然后,在教师讲解归纳基础上,围绕重点、难点知识巩固练习。第二步主要目标是激活学生思维,不搞灌、填、压,也不搞死记硬背,在练习中掌握,在动手动脑中巩固,以期形成独具特色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达善学。导用激励主要是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动手动脑,疏导练习,激励创造,既是对导练的延伸,又是对学生已获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方法实现的迁移,从而形成巩固学习方法

4、,以达会学。 2.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的操作要领 2.1导入激趣。这是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实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情趣,能否主动参与,能否积极实践,能否形成自己的学法和增强自己的学力。因此,教师导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入,是以激发学习情感、兴趣为落脚点的,这也是师生教与学结合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启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诱导教学行为,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使之乐学;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教师诱导下学习情感的调节,学习兴趣的萌生,它不仅仅停留在外表,重在激发其内心情感,这种学习情趣的体验不是肤浅的、转瞬即逝的,而是深刻的、

5、持久的,甚至是回味终身的。这就要求教师启而得法,才能达到启而有发的。形成-个良好开端,使学生在以后环节中学而不厌,思而不罔,练中得法,用中而有成。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或采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多媒体播放视听材料等,呈现所学内容,但非结论性答案,让学生观察、联想、探索,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不失时机,精要指明学习具体目标。在拟定目标时一是全面考虑教学结果;二是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分层施教;三要用可测定的行为界定。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把学习行为集中指向学习的目标上。这一环节的导入激趣,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导入过程。从教学手段上讲,是情境教学法、兴趣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的综

6、合运用。从教学原则上讲,坚持的是愉悦性、兴趣性、渗透性、导向性、启发性等教学原则。 2.2导思激情。导思激情是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给学生自读方法,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和布置不同层次的自读作业。如要求全体学生使用工具书疏通课文,摘抄精妙词句或自制学习卡片,思考自读提示或思考和练习中提出的问题等。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备质疑,对优生可提高要求,增加分析文章中心、重点难点句子分析等要求。然后引导各层次学生围绕目标学习课文。自读,可边读边完成自读作业。对教师而言,关键是导读激情,设疑引思。对学生而言,重在学中质疑,思中求知,质疑问

7、难,探索体会,交流情感,形成学法。在此阶段,从教学手段上讲是尝试学习、经验学习、发现学习、创造学习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从教学原则上讲,采用的是主体性、适应性、差导性、层次性、整体性、自主性、独立性、综合性等教学原则。从教学策略上讲,讲究的主要是学法指导和分层递进策略。 3.导动激学语文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3.1体现了学法指导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它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整个过程重学生自学探索,轻教师讲授活动。教师角色为创设主题、客观调控和指导。 3.2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发展性。一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施教;另一方面注重各种素质全面发展,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

8、力因素的平衡发展,尤其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技能、操作技能、实践技能、发展技能和创造技能的养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成为终身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3.3体现素质教育的兴趣性和愉悦性。把学习方法的培养放在兴趣培养的基础之上,注重师生情感沟通和交流,注重情境创造和民主、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寓教于乐贯穿各环节始终。学生在轻松、自然、活跃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智与能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成功喜悦的体验。 3.4体现素质教育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对呆板、僵化、单调的讲、记、背、考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否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使这一教法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它注重四个强调强调以学定教,突现为本;强调教法与学法结合,要求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赋教法于学法之表;强调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调动学法学习积极性,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实现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统一,在实践中实现创造能力、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三维一体的学力结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