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92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方法 摘要:在学校体育中,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听障生的身心发展缺陷,使得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在追求体育课程康复功能和缺陷补偿的同时,也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下面我们将以听障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其体育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听障生的更好发展。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主要强调的是体育康复和运动技能平衡点的寻找,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残障学生进行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就目前而言,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听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之下

2、,在身体健康总体状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加强听障生的体育教学,促进其体质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听障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1.1身体特征 一是身体素质方面,基于听力障碍,使得集体对外界声音的刺激反应较慢,使得学生在动作行为的行使上也具有迟缓性。不灵活性和不协调性,同时节奏感也严重缺乏,平衡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亦较差。二是身体机能方面,在每分脉搏数上,通常表现为普通学生显著低于听力残疾学生,而在肺活量均值上普通学生则显著高于听力残疾学生,由此可见,在心肺功能上,听障生的偏差?三是身体形态方面,基于听障生的活动范围小,对身体的正常发育极为不利,在身体发育水平上,听障学生与正常儿童相比存

3、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同龄学生中,听障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都不及普通学生。 1.2心理特征 一是个性发展方面,基于听障生与正常人之间存在语言障碍,不能很好的表达和理解语言的意思和要求等,进而易产生猜疑和误解等,同时自身的愿望和思想也不能很好的向别人传达,当自身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焦虑等,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二是在思维发展方面,基于事物的表象听障生只能够通过听觉以外的感官活动获得,同时思维的展现必须借助动作和手势,因此只能停留在直观形象平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复杂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其本质很能被听障生接受和理解?三是在感性认识活动方面,基于听障生存在视野空间定向障碍

4、,因此,他们只能对直接进入视野的事物进行感知,而对于被遮挡及其视野以外的事物却存在感知障碍,并且对于声音有无和大小的变化,都不能做出正确和适当的反应。 2.听障学生的体育需求 对于存在听力障碍的小学生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自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其次就是增强自身体质,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同时该类学生主要热衷柔道;摔跤;自行车;游泳;田径;水球;网球;足球;乒乓球;排球和篮球等项目,但是就目前实际而言,在众多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仅仅开展了羽毛球;田径和篮球等项目;并且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是较高的。 3.开展听障生体育教学的

5、方法 3.1关注听障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以听障发生时间。是否致哑及其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为依据进行听障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后天形成听障的学生来说,保留了部分语言技能,在语言训练和助听器等干预作用下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这样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听觉和视觉充分的结合,同时将手势和语言充分的结合,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 3.2引进先进的教学策略。在对听障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老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充分的结合动脑和劳体,同时整合身体锻炼实践。基本计数原理和体育基础,并将应用意识向学生逐渐的渗透。除此之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逐渐摆脱被管理和

6、被训练的尴尬,同时将听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展现和发挥。这也就要求了老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组织和设计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元素,以此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激发?例如在开展动作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依据进行准备活动内容的自由选择,还可以倡导学生开展自由组合练习,甚至可以自己喊口令和自行编操。 3.3弥补平衡能力。基于听障学生的内耳受损,因此,也就对人体的平衡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节奏感缺乏。不灵活和动作不协调等,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引领学生多开展起跳接球;用手接球;纸币排球;单腿站立;头顶轻物和原地拍球等协调性练习。节奏感练习和平衡练习,以此来有效弥

7、补自身的不足,进而为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和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4重视和加强直视教学。基于听障生存在听觉方面的障碍,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实现的,因此,老师在施教时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将动作看清楚,并将学习动作的重点;任务和目的向学生交代,使听障学生逐渐认识到动作的本质,进而将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形成。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通过短片;PPT或者是幻灯片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和运动动作多角度全面展现,并搭配字幕,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 3.5加强练习。个性化教学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因此,要想将听障生的体育学习现

8、状一定程度的转变,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独立能力;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培养,老师就要加强学生的动作技术指导,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将问题发现,并进行问题解决路径和对策的探索。并在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创造性练习,多尝试,多问为什么,进而促进学生创造力;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3.6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听障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将教学目标实现,将教学任务完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引导;示范和讲解,使其将体育技能和知识不断掌握,并进行自我练习,使之不断对体育学习产生热爱和兴趣,进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和意识?这也就要求了老师在施教环节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要求学生将篮球接球和投球动作在第一步和第二步一气呵成,这样就能使学生将创造性充分发挥,进而感受成功和失败,起到锻炼心理素质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听障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开展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在考虑学生心理?身体和其它综合因素的情况下实施有效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促进听障生的更好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