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796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议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 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教学模式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都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电气控制专业也必然要紧跟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于促进电气控制专业发展,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这门课程为例,论述了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是电气控制专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课程,它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综合技术应用课程,因此在进行此课程教学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此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对于全面培养素质与能力并存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对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其

2、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内容教授,而且在教室中按照学时进行讲解的方式。这门课程是由基础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在具体的教学中,一般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而在期末考试时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从而完成了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此种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而且最主要的是理论和实践分离,违背了这个课程的本质。在实际的教学中,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对于实践中检验真知这个道理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学生空有基础知识,没有实践能力。当他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电气控制需要培养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人才,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因此,必须对这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而且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2 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 2.1 教学目标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地进行教学。因为这个课程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具有电气控制和PLC技术的专业人才,可以对电气设备或者系统进行操作、调试和技术运用,培养出全面的应用型人才,这是教学的整体目标。 因为这个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细化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其中,对于知识目标方面,要基本掌握平常使用广泛的低压电器的电路控制、选择、维修的理论知识;熟悉PLC指令系统,清楚PLC的配置;梯形图程序

4、、PLC编程软件等。对于能力目标方面,要具备可以熟练使用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对于设备可以进行操作和维护;对于PLC技术,可以实现小程序编制;可以熟练地运用PLC技术,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设计;可以安装编程软件并且熟练地使用;可以进行电气控制技术的更新等。 2.2 教学内容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继电和接触器控制系统;二是PLC应用。为适应教学改革,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继电和接触器控制系统方面,要划定其重点,此部分的重点就是加强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和基本机床控制电路,以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这个教学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动机电路安装、配线和调试,而且针对基本机床电

5、路的故障,可以准确进行检测,并且可以进行维修。而对于PLC应用的教学内容,其重点是PLC技术的基本指令和梯形图程序。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指令编程,并且可以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这个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能力。 2.3 教学方法改革 2.3.1 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的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或是理解能力常常被忽略,使其对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在

6、学生面前,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根据联想记忆来促进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解电器元件时,可以通过动画课件的形式来演示电器的工作过程,从视觉方面促进认知。 2.3.2 可以把课堂转移到实验室,利用实物讲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实际进行操作,让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学内容被吸收和理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讲解时,要把学生集中到实验室,边讲解线路知识,边进行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线路原理,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锻炼了其实际操作

7、的能力。 2.3.3 案例教学法。一个基本的理论需要结合相应的案例来讲解,师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共同分析来了解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针对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或者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分析和解答。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 质量。 2.3.4 任务法。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讲解,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3.5 团结合作讨论法。教师可以将学

8、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时,也要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间团结合作的能力。 2.4 考试方式的改革 针对该课程中考试只考核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现状,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而且要重视能力的考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能力培养的意识,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而且具备相应的能力,达到电气控制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走入社会,参与岗位竞争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3 结语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是电气控制专业中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只有有效地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技术过硬的人才。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和电气市场的需求,进行电气控制教学模式改革,针对课程的特点进行改革,摸索出一条最佳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改革,使该课程得到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电气控制技术的 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