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872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低头族”“拇指族”成为社会现象的今天,校园的手机依赖症状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本院系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职业学校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探讨对应策略。 手机依赖的现状;形成原因;对应策略 如今,“低头族”、“拇指族”已经成为社会上最常见的一道风景。日前,笔者以自身所在学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手机使用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笔者以这次问卷调查为依据,着重研究本次调查对象的“手机依赖”现状,以及手机依赖行为对学生学习、心理和社交的影响,并尝试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一、问卷调查结果呈现 本次调查选取了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12级、13级、14级和

2、15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实际派发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6.5%。 本问卷中13、14、21、25题从使用手机的时间和频率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非周末时间,47%的学生在58小时,7.8%的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超过8小时。到了周六周日,48.2%的学生达到了8个小时,28%的学生甚至超过了10小时。在“是否会有忍不住查看手机的行为”调查中,有24.9%的学生选择“经常”,38.3%的学生选择“偶尔”。27、28题从对于手机的态度方面进行调查,在27题“手机只有通话的功能,你是否能够忍受”的调查中,50%的学生选择了“不能”,28题“手机停机或忘记

3、带手机外出”,38.9%的学生心里比较烦躁,24.9%的学生感觉有点焦虑。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高出40%学生手机使用时间长,频率高,离开手机会产生焦躁心理,具有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远远高出国内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研究检出率范围在24%26%的相关调查研究,甚至高出了国外青少年对于手机依赖的比例。 本问卷15、16、17、18、19题调查“手机使用对学习的影响”,15题“课堂时间里,你对手机的态度”中,12%的学生选择“想看”,4%的学生选择“不看不行”,20%的学生选择“偶尔看看”,17题“上课手机上交后,您的感觉是”16%的学生感觉听课效率提高了,5%的学生觉得老师讲授的内容也挺有趣的,6%的学生

4、觉得越发心烦意乱;18题“完成作业和看手机比较,你的选择是”中,8%的学生选择先看手机,17%的学生选择边写作业边看手机,由此可见,手机使用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本问卷11、22、23、24、26题调查“手机使用对于学生生活的影响”,数据显示,90%以上的学生使用手机是为了方便与他人的联系。微博、微信朋友圈占37.3%,而通讯软件频繁使用后,有25.9%的学生会觉得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浑身不自在,26.9%的学生则要视对象而定。对于社交软件的高程度依赖,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离,不适应、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弱化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形成手机依赖

5、的主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1.目标迷失,学习动机不强。新生入学时,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加之中考的失利,以前的目标失去,学生感到深深的失落和迷茫。职业学校学习模式、学习目标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很大差异,没有新目标,很难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生活空虚迷茫,就很容易陷入“手机依赖”。 2.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性和依赖性共存。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严密监管,自身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对手机的诱惑无法抵挡。 (二)客观因素 比较初中生活,职校学习紧张程度大大下降,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大量的课余时间,导致学生课后无

6、事可做,沉迷手机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可施行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做好入学教育,制定合理规章制度 在新生入学之际,学校根据学生情绪低落、学习兴致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充分利用入学典礼、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职业学校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减少学生使用手机时间,保证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2.开展积极有效的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一项“如果没有手机,你希望过怎样的校园生活”的调查中,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多组织活动型集体活动,“运动会、郊游、春游和秋游”成为很多人的心声。这也反映了学生渴望集体生活、加强人际交往的需求。举

7、办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园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人际交往圈,从而摆脱手机依赖。 3.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技巧,开设更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教师应掌握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材,深入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技巧,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多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降低手机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学生自身 1.树立学习目标,提高自控能力 在进入职业学校后,学生应在家长和学校的帮助下重新定位自身,结合所学专业,树立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认清过度使用手机的负面影响,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

8、下,适当降低手机使用频率,缓解手机依赖状况。 2.主动参加各类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学会处理各项事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现实集体活动中扩大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获取更多的社会生活技能和技巧,最终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为未来工作做更好的准备。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

9、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付桂芳,李歆瑶,徐驻?j,韦宪君.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8年1期 2郑显亮,王亚琴.国外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08期 3刘芳.大学生手机依赖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及应对J.黑河学刊2018年1月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4梁永炽.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百度文库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