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61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 【摘要】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优化进行一定的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关键字】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2013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伴随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总人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几乎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在

2、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校开设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往往学生毕业后所学到的知识已经成为过去时,与社会实际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所以学校应对这个问题提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改革,笔者就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对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应进行定的优化,与时俱进,提高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一、课堂教学内容深入钻研,优化教学模式 以“Word”教学内容为例,Word的理论教学与

3、实践教学共同构成了该课程的整体,其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加深和应用。同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往教师备教材,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设计教案,注重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却很少考虑所教学的知识离学生的距离有多远,教材中的一道例题、一个知识点蕴含着许多的生活信息却被忽视。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从而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

4、通过“备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备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是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前提。而在情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应认识到情境创设在教学中不仅仅起到知识的引入作用,也自始至终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成为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因为让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情景来呈现教学内容,能增加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与现实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Word表格制作时,了解到学生准备寻找兼职工作,笔者向学生提问:“寻找兼职工作,你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啊?”学生回答:“需要准备个人简历”。于是,笔者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制作简历,让学生在

5、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也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应与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时,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扰;在平

6、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胜一筹,就业机会肯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堂教学 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由简单的封闭性学习任务引领的学习就达不到综合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效果。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

7、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应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

8、、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地实施。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以上问题,导致学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从而使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 行业工作。 四、课堂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IT 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自我知识更新、自我能力发展的素质,这不仅要求为师者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让学生明白从事IT 行业,必须时时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堂教学模式中,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外,还要注重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建立“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思路比结论更关键,问题比答案更有用,体验比接受更有效”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方式、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专业信息,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将学习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培养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五、小结 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优化过程中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适合自己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