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173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 本文从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应从丰富的体育知识、对提高体育的认识着手,阐述了增强自我锻炼意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是大学生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 高校体育教学是实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21工程”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1 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培养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课题,没有强健的体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科学文化及专业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1.1 丰富体育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2、。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中小学是培养基本活动能力而大学则是培养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体育兴趣和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1.2 从情感教学人手,把爱、美教育同运动项目乐趣结合起来。激发体育兴趣,满足他们欲望,有利于自我锻炼能力培养,为完善人格、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经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意志、适宜方法来调节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力。在教学中充满快乐,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2 影响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形成的因素 2.1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形成,体育教师要有广博知识、技能

3、,既要在操场上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指导,又要能在室内课讲解体育知识;体育教师要加强教书育人的意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2.2 体育教学忽视对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培养独立锻炼能力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体育知识贫乏,不懂得科学锻炼方法和体育保健知识及运动保健监督。如足球比赛中踝关节扭伤时不会治疗而是用手去揉等等。 2.3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颁布。教师有一个认识、贯彻的过程,在多数教师中存在重竞技、轻健身现象。学生基本处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练习什么”的被动地位,一旦学生走出校门,离开考试这个杠杆,离开教师

4、,大多数学生和体育就无缘了。 2.4 教育界在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之中,学生、家长大都认为文化学习是硬任务,体育锻炼是软任务,“重智轻体”的思想非常严重。 2.5 社会日益呈现现代化、趣味化、商业化的趋势,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紧缺,直接影响了学校群体活动的发展。 2.6 当代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缺乏锻炼,意志比较脆弱,怕苦怕累,娇气十足,不愿运动。 2.7 课内课外结合不好,重课内、轻课外,忽视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上课使劲练,下课抽烟、酗酒,晚上网吧泡一宿。 3 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3.1 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将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

5、向发展,终身体育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因此,要将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习的动机,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懂得终身受益的重要性,所以要在体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 3.1.1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目的、意义、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水平。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中是以身体方面的内容为主,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内容,体育观念淡薄。所以要结合体育知识、运动时间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了解人体构造与功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从事身体锻炼习惯,了解学生怎样学、如何练,使之从中得到体验,树立主动参与意识。

6、3.1.2 体育兴趣是指对体育的爱好、喜好的情趣,教学中要引人生活体育内容与将来社会接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理解运动的必要性,从体育锻炼中获的情感体验,满足体育要求。从而建立人与运动的亲密关系,并从中获得快乐,体会到趣味性,竞争的乐趣,胜利与成功乐趣,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个体差异,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运动的特性、知识、享受运动的乐趣。 3.1.3 体育习惯是指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体育教学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就要重视个体差异,采用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方法和通过改变运动难度,使每个学生都

7、能为获得自身的进步而得到满足。通过组织早锻炼和课外活动及各种形式的单项比赛,吸引与促进每个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从中发展兴趣,培养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 3.1.4 体育能力是指完成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能力,体育能力的提高在于掌握锻炼的知识和方法,教学要以知识型、趣味性、健身性为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师生的努力,使每个学生能扎实完整地掌握如下能力学习和掌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基本运动技术的能力和体育知识;从事体育娱乐和欣赏的能力;从事身体锻炼、进行负荷调节和自我评价效果的能力;学会自我保健、义务监督的能力;具备体育裁判和组织竞赛的初步能力。 3.2 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清楚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体育重要意义的认识,理解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延长工作年限和人的寿命以及对法病健身的积极影响,了解各项运动的基本常识、健身价值和人生各年龄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人体在体育活动中各种技能变化的规律,掌握一般的运动卫生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自我运动监测、评价、计划等等。 总之,对学生能够在校期间的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