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2996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应用科技能力培养新模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财经类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市场的大量需求与财经类人才就业难同时存在等愈加明显的矛盾,本文就当前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针对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两个结合”、“三个模块”和“五个方向”的“2+3+5”组织教学模式体系,并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实施了实证教学分析和调查研究。在“2+3+5”培养模式下,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应用科技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

2、opment of socio-economic, social demand on talent also have a higher request. In connect with the contradiction such as the simultaneously exists of large demand on market and tal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mong the demand and supply problem of financial talents, this paper based on studies at hom

3、e and abroad, emphasized on both the defect of current finance and economy universities, and training on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osed an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model system with “two-combine”, “three-models”, “five -directions” which called “2+3+5”model, it als

4、o ha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stud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With the teaching model of “2+3+5”, stud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have a great improve on cap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universit

5、ies of finance and economy;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capabil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mode 1.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发展现状已然对毕业生的初始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然而,在当前财经类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向侧重理论,而缺少科技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且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尚未完善。为顺应新的发

6、展环境下的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财经院校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财经类高校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尽管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和探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展开,但是在视野和格局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1998年第3期江南论坛中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首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此后,各种相关研究纷纷展开,研究成果主要为期刊论文等,有关财经类高校科技应用能力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式下,对目前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评析和探讨(王丽丽当前我国财经类高校发展趋势评析1

7、,陈婕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2)。 此外,对财经类高校单方面侧重的研究,针对实践教学体系(张芊谈财经类高校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3,对于团队科研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穆静?u基于财经类高校科研团队的行为模式研究)4。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文卉 闫雪琴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5,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工商管理专业为例6) 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西方发达国家远早于国内,为适应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他们早在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便进行大力倡导并发展“应用型本科”,且在国外近半个世纪以来的

8、发展过程中,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并且院校有针对性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已初具规模,但国外专门对应用型人才以及科技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文献等研究资料较少,大多只是进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简单介绍。 3.3.2创新和创业方向性引导 在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广泛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然达成共识,在横向、纵深课程设置中增加案例专题和实验实践课程比重,一方面,加大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弥补课本太过理论化以及理论知识缺乏应用性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经过,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锻炼与学习。 近年来出

9、现了大量学生就业难、毕业待业的问题,从政府到教育部的政策来看,鼓励大学生创业成为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种方式,而对于高校来说,进行创业意识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课程设置中,进行相关的专题教学或讲座,同时也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增加其创业的认识。另外,在校内应设有创业指导部门,给予一定的创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资助,以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3.3.3课程设置模块化 在明确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构建以培养应用科技型人才为目标,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层次交叉与融合的综合课程模块。从横向来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

10、课和第二课堂等选修课程;从纵深方向来看,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优化的结果,即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体现其专业特色,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在课程中加大选修及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论中总结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理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结构的深入和应用。 3.3.4教学资源多样化 作为学校本身,应更加重视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注重增强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和提高。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可以采取双向通道,一方面让学生走入企业、工厂,为学生提供有效可靠的培养其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资

11、源;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家走入校内,言传身教,更能较为真实有效的即时了解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建立了其在校与社会的联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两者的脱节。 在学校内部,一方面重视师资力量的整合和团队建设,师资水平的要求是应用科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扩展的虚拟课堂即网络教学、实验室教学等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日常课程教学,在课外,也能为学生提供多方有效的学习资源。 3.3.5专业应用化 财经类院校人才的当前培养方式应适应当前综合应用型的人才需求,即学校与社会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传统常规的横向设置外,在纵深方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实

12、验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层层递进和深入,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步步加深学生专业知识基本功,同时信息技术的渗透强化了其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突出其职业适应性以及知识的应用性,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应用科技型财经专业人才的目标。 4 教学模式实证分析举例 基于以上分析所提出的培养与教学模式,本次研究在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进行了为期六年的实证教学分析,在此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刻意强化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大三上学期统计建模分析课程教学为例,在四个月的学习周期中,一共设置5个大作业环节,内容设计如下: 1)采用VB编程语言设计程序来实现金融数据的

13、统计特征的计算与数据可视化 财经类高校学生的短板就在于使用编程语言来实现数学模型,大多数学生只被教会使用EVIEWS等工具软件来做数据的简单分析,而第一次大作业就逼着学生去摸索以理工类专业的思路去实现一些具体的细节,提前适应金融数理分析师的思维,避免学生在今后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由于环境不同而对数据分析束手无策的情况。 学生采用VB编程做的数据可视化与统计特征效果如图2所示: 2)针对经济金融现象制作调查问卷并网络回收进行分析 2012级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做的是“中国经济走势调查问卷”,一共回收4000份有效问卷并完成了分析,在这次作业中,学生应用到前2年所学到的大部分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进行问卷设计

14、、网络数据采集,以及对统计出来的各题目答案进行数据挖据、分析解释,并和当前经济现状进行联系对比。通过这次作业,训练了学生如何将社会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结合,并快速推出结论的能力。 3)选择任意一只金融数据进行真实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这是一个金融实务与基础理论相结合的经典作业,学生任意选取一只金融数据来做建模与预测,选择模型与参数计算的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忍受力和抗挫败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兴趣。 学生采用EVIEWS做的中国GDP年度数据建模,原始数据和arima(2,1,2)模型残差序列检验如图3所示: 4)编程实现季节调整 学生任意选择VB或者其他编程语言来实现经济数据的季节

15、性调整,刻意引导学生将时域的金融时间数据转换到频域去,进行高通、低通、带通滤波编程来实现趋势项与循环项的剥离,以理工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社会科学的模型分析。 学生做的基于VB的美国CPI X12季节调整如图4所示: 5)实践性的第一手真实数据的获取训练 让学生选择一个小区,在小区门口录制3小时以上进出车流量的视频,然后做小区停车位的回归分析。学生在做完此作业之后,深刻领会到实践科学中,真实数据获取的不易,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在我们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模式下,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科技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创新、就业指标也是处在上升的趋势。 5.结论 由于我国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6、的研究起步相较西方发达国家较晚,相应的理论与研究还不够成熟完善,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而对于我国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而言,一直以来,在各大高校中都存在一定的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脱节,课程设置体系权重失衡、太过理论化,缺少相应实验、实践课程的设置等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理论基础,针对当前财经类高校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核心,即在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培养满足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针对学生应用科技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两个结合”、“三个模块”和“五个方向”的“2+3+5”组织教学模式体系,并应用在金融工程专业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