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66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导学案在物理高效课堂模式中的使用 “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运用“导学案”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导和学的矛盾,才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高效课堂。所谓高效就是要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尽可能地提升,包括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利用导学案教学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经过一学年的试用和实践,我就导学案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编写优质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导”

2、就是指导、引导;“学”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但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是由教师编写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设计,由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问题设置、应用反馈、学习反思等几部分组成。那么,如何才能生成优质导学案呢? 1.教师自身素质决定着导学案的质量 导学案是教师的艺术作品,它不仅是几个目标、问题的文字文本形式,而且充分体现了导学案设计者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精心备课是创作优质导学案的保证 首先,导学案从组成部分看包括自学指导和课堂活动两块。例如,在教学“

3、速度”的概念时,可设置这样一组问题。 (1)“龟兔赛跑”故事中,观众认为谁跑得快?他们是依据什么判断的?裁判认为谁跑得快?他的依据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 (3)什么是速度?速度如何计算?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探究,速度概念的建立便水到渠成了。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先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然后设置这样一组问题。 (1)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一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3)你现在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显然,

4、这样的问题组合教给了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 4.找准“最近发展区”,合理预设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如若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达成,问题太容易,学生无需努力就能完成,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是有效问题,才能真正落实。 二、科学、有效地使用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一份优质的、科学的、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导学案”编写完成以后,如何使用?我利用“五步导学法”有效使用导学案,达到课堂高效。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解读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利用导学案实施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5、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景引入课题。例如,在“速度”一节的教学中,放一段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小动物的场景。再放一段蜗牛爬行的情景。然后问他们谁跑得快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课题“速度”。 2.借助学案,自主研学,探究质疑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学案自学教材。根据物理新授课的内容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借助学案阅读自学,二是动手实验探究。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两点(1)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2)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

6、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学习是物理教学中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物理新授课的教学大都要围绕实验展开。在这一学习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准备好充足的实验器材,点拨指导,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 3.暴露问题,合作研讨,展示交流 完成“学案自学”步骤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这个环节,教师对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1)合作技巧的指导。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辅导同伴、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2)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参与者,当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及时

7、加以点拨,提供必要的帮助。 4.精讲点拨,释疑解难,总结提升 这一环节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做到精讲,揭示规律性。二是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5.分层练习,课堂检测,共同发展 由于知识基础及智力能力的差异,学案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层次的练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地选择练习。 总之,“导学案”的核心是“导和学”,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导学案”模式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教,不是对教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导学案”这一模式,教师只有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登堂入室引路人的角色,实现教和学的双赢。 ( 陕西省旬邑县张洪中学) 编辑 曾彦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