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3962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 ?P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计算越准确,对后续数学能力的形成就越有利。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涉及许多有关计算的内容,因此,计算的准确性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基础计算运用,这对学生形成计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都有一定帮助。 一、利用兴趣,奠定学生计算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计算之前,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的心算和笔算时,教师就要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可以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计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

2、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举出这样一个实例“学校组织二年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一共有四个班级,一班有33人,二班有32人,三班有34人,四班有30人,问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这道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就比较感兴趣。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选出一个数字“522”,让学生回答这个数字是否能被3整除,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个多位数,大家一起讨论,看看这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这时候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 二、科学组织课堂练习,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计算教学中,必须要配以相应的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逐渐掌握计算技巧。科学组织课堂练习,需

3、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由慢到快。在完成一部分的计算教学之后,要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该以学生可以算对为准,缩减计算的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再逐渐给学生增加计算量,做到稳扎稳打;第二,关键部分重点练习。在开始计算教学之前,小学数学教师要仔细分析教材,考虑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要重点练习。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字不够用的时候,这部分就可以进行重点练习;第三,练习过程要灵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计算过程;第四,学生在对旧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新知识时才会更加轻松,对系统知识有

4、大概的印象才能够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对知识有瞬时记忆的效果。 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重要保障 事实上,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很多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清楚,这个阶段是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养成认真校对题目的习惯。数学计算中,一个数字或者符号的错误,都会导致结果与实际答案不符,因此,小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读题,不可漏掉每一个细节;第二,认真审题。做题前先认真审题,就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具体的运算顺序,进而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三,计算过程要

5、工整规范。不适合心算的部分一定要在草纸上实际计算一遍。另外,在草纸上列竖式的时候,也要对齐,这样不仅清晰,也能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后续检查时也可以进行参考;第四,要求学生验算。计算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计算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验算,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要注意验算,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非常有益。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轻松、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利用有趣的计算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实际计算时,教师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率,使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