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340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活动就是培养行为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的教育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如何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以及优良品德,就成了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作为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养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基础阶段;对于个人而言,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

2、惯,为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建立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之上。而学校开展的德育养成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笔者有从事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在这么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校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展养成教育的最佳场所。那么,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针对小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呢? 一、树立典型榜样,借助榜样的力量强化正面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整个班级中,会有很多自觉性强、自理能力高的学生,他们往往在道德品质以及学习上也会有突出表现。对此,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就应该树立典型榜样,对这些学生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给予表扬,强化榜样的正面教育。

3、教师在选择榜样标兵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该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方面,更好地引导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学生的观念中,老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经常会认为老师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正确的,因此,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言技巧,做到以身作则。 我们都懂很多道理,但是却无法付诸实践。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需要从自身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当老师走进学校、教室的时候,如果发现地面上有垃圾等,教师要弯身将垃圾捡起来。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开始懂得保护学校、教室的环境,最终达到美化校

4、园的目的。教师的任何一个行动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要用自身正确无言的教育,做好示范,来感染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模仿。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沟通渠道,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为教师教育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还要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配合以及支持家长的工作,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5+2=0”公式可以解释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在学校的五天时间里可以接受到正面教育,但是在周六、周日这两天从家庭、社会受到的负面影响会抵消学校中的正面影响。从中看出,家庭

5、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这就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并且家长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成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诱导,同时加强管理力度,促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父母不可能永远跟着孩子,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如果家长一直溺爱孩子,不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自己独立生活,不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孩子是经不起任何风雨的。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小学阶段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会发

6、生急剧变化。这个重要的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增长自身知识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不仅要规范、引导学生的外在行为,还要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在青少年时期,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叛逆,因此教师、家长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对于这些孩子,要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各个学科的教师要抓住本学科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

7、,促使学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在生活上教师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帮助一些生活上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要和谐相处,创造和谐的、融洽的教学环境。每一位学生要与周围人构建和谐的讨论氛围,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而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处着手。对此,教师要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之中,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加以重视,特别要注意哪些出现过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其一,养成教育,要按照“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则;其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其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养成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身。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打好人生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教师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