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160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阵地.而高效课堂是学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的期待与追求.基于此,以教学实践为背景,从“乐学”和“善教”等方面阐述对教学的影响. “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它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进,它所倡导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真正身心愉悦地感受课堂、享受课堂、收获课堂.在数学课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呢?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认为一是学生要“乐学”

2、;二是教师要“善教”.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乐学”呢? 1.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在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下,目前许多学生都有“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许多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特别是在我县的小吃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下,很多家长都外出经营小吃行业,常年在外打拼,缺乏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一些学生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一心想到外面开小吃店赚钱,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灌输学习的重要性.举一些伟人、数学家的成功例子.同时,我校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聘请一些名人到校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企业家林英钊先生曾在讲座上说过一句话“小吃只能改善你的生活,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命运掌

3、握在自己手里,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改变你的命运.”这句话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同时也扭转了一些学生对“读书无用论”的看法.只有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特级教师魏书生说得好“老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花园中,到处采集对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使“无涯的学海”变成“知识的乐园”.例如,在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如何用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教师可举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典故曹冲称象,问学生在那个时代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学生你一言我一

4、语地说出了曹冲是如何称象的.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课外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学生中,与学生谈人生、谈思想、谈世界观,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思想动态.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以信赖的,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你倾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在你的课堂上肯定认真听讲,对你所教的学科也更偏爱.自然而然,他的成绩也就提高了.真正让学生做到了“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对于教师的“善教”,并不是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而是应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善教”,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5、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要给学生半桶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做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能手,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厚积而薄发,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常教常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学习,积极钻研教材,加深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深度,同时扩大解题的广度,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适时地用于教学,例如,讲相似形比例线段时,向学生介绍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金字塔高的故事;讲拿破仑通过观看士兵的帽檐轻而易举地测出河宽的故事.讲黄金分割时,介绍黄金数(0.618)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最和谐悦目的矩形如书籍、门窗等,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为黄金数;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其第二层之下与第二

6、层之上的比例是黄金数 这些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讲评,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产生高亢愉乐的学习情绪,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很难达到应有的高度.只有站在更高层次的教师,讲课时才能做到运筹帷幄、活水涌流,教学中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呈现清晰、开阔的知识天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乐此不疲”. 2.教师要有灵活的教法 墨守成规的教学不是良好的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灵魂.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各部分知识的“乐学”要素挖掘和显露出来,让教与学产生共鸣.如教师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纸板,把三个角剪下摆成一个平角,并抓住时机一语道破“同学们自己发现的这一规律,便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采取这种发现法教学,学生们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又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引导学生想象早晨的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时的情境,并从中讲评此时太阳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过程便是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变化过程,从而“发现”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增强了直观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