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374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培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党和国家未来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建工作经验,探寻出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系,构建合理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以“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三个发展阶段为横轴,以“选拔发展标准、教育培养机制、考核评价体系、退出机制”四个内容为纵轴,根据党员发展每个阶段不同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建立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育监管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鑫 1985 ,男,广西兴安人,

2、硕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郑龙云 1988 ,男,福建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学生党支部副书记。 一、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2014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 ,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细则充分体现了2013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

3、生党员发展和培育体系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现状 长期以来,各地各高校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学生党员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高校党组织对发展学生党员把关不严,重数量、轻质量,甚至有走过程、跑形式的现象;有的高校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不够系统规范,重视发展前教育,忽视发展后教育;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对学生党员管理比较单一,对于学生党员的考评监督机制不完善;个别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端

4、正,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少数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不强。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从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与培养、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发展党员中的退出机制等方面入手,以创新制度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达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完善。 一 从源头抓起,制定精细化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完善党员发展入口 中国共产党章程 以下简称党章 第一章第三条第二点规定: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

5、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党员质量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把好质量标准入口方面,在推选入党积极分子和确定发展对象两个源头上,要结合学校实际,将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智能素质等方面的具体条件细化、量化纳入考核发展标准。 二 加强党性教育,以培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规范党员教育系统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第一点规定:党员有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三阶段应该有质量梯级维度之分。 因此,对党员发展的培养教

6、育应针对每个阶段的思想特点制订具有基础阶段中等阶段高端阶段的梯级差要求的教育培养方案,确保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普通大学生教育阶段 “所谓的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始心理要求和意图”1,也就是一个人产生入党信念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它是激发和产生入党行为的内在精神动力。目前,在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普通大学生阶段 即新生刚入学阶段 极少甚至没有开展有关入党知识的讲座,在源头上的培养错失先机,以致广大学生不了解入党流程并其入党动机深受高年级及党内外思想影响,呈现出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等现象。因此,高校在普通大学生阶段,需要开展一些以教育相关党史、国情的资料

7、和引导为主以及入党流程教育的讲座,让学生明确入党的意义。 2.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阶段 “只有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促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朝向正确的方向,使其符合党员要求,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和革命性。”2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通过开展多内容、广形式的教育,特别要注重寓情于景、情境结合的教育方式方法,确保积极分子在思想和行动上端正其入党动机。 1 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和建党初衷教育。 2 党章、党史教育。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端正入党动机,必须使学生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认识并深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奋斗的目标和宗旨。 3 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 4 观看影片。学校在进

8、行纯理论教育时,要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党史、国情的爱党、爱国主义影片,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善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育方法实施教学。 5 组织革命老区游、观看革命纪念馆。通过革命老区的庄严再结合历史教育学生,所有这些,都应该用于端正学生入党动机的教育,激发其爱党报国情怀。 3.预备党员教育阶段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总和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3对预备党员的教育不仅要加强加深相关的党性教育,还要把内化的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通过活动来实现教育。 第一,加深党章理论教育,深入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二,高校要积极利用“五四”“七一”“九一八”“一二?九”

9、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组织以预备党员为主体的文艺演出、参观省市县政府举办的革命纪念展览馆、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强化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4,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对正式党员的后续教育阶段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5深入开展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定制定量举办学生党员进修班,使学生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是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培育的重要环节。 1 召开座谈会、举办学术论坛、沙龙。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学术论坛或者学术沙龙,解读学习党中央近期的政策、

10、会议内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2 党、团校讲师选拔比赛。在高年级学生党员中举办党、团校讲师选拔比赛,这就既让学生党员参与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实现了对党员的继续教育,也引导学生党员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3 策划、组织开展活动。高年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成熟稳重的实践能力,因此,在高校院系举办的各种纪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中,高年级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等先进学生起榜样作用。 三 完善大学生入党的考评机制,对党员的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强化党员管理制度 新时期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内容中,还要有检验教育和管理效果的考评机制,形成学生党员自我

11、监督、自我管理的教育新体系,使学生党员时刻明确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党章第一章第三条和其他章节的相关要求指引下,结合高校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制订学生党员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表。 四 保持队伍纯洁性,创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在高校创建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这样做一方面打破了部分党员所认为的“一朝入党就永远入党”的错误心态,有效遏制“党前流血又流汗,党后没事干”的尴尬局面。也只有这样做,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活力,才能保持整个党员队伍思想上的纯洁性。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长

12、期的系统工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育,就要重视教育管理过程、丰富教育管理内容、创新教育管理载体。文章所探索的从管理学的视角,借鉴绩效管理方法,通过把各项评判准则量化细化考核,通过定性向定量转换,以期望值定量形式表达出评价结果,这就改变以往以主观考量为科学的、积分化考核的党员发展模式。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三个发展阶段中,以“选拔发展标准、教育培养机制、考核评价体系、退出机制”四个内容并根据党员发展每个阶段不同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实效性的指标式培育监管机制。这就极大地做到了教育引导、反馈畅通,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趋势,提?大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