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69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的误区和应对策略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开始实行了新课程教育制度改革,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与深入,我国中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而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今天,对于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的研究与探索也日渐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主要对我国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误区进行调查与了解,并针对其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与解决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在人们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只有不断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2、,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数学学科作为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将在对高效课堂的内涵进行介绍与阐述的基础上,我国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 我国现阶段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教师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解有失偏颇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指挥者,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长篇大论,而应该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参与性,将课堂还给学生。针对这一新型的教学观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一些数学教师往往将其误解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

3、要让学生们多多练习,教师只要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基础的讲解就好,要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们自行思考1。这种教学方式是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是数学教师推卸自己教学责任的表现。数学教师少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不仅会严重打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会拉低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教师只对课程内容进行概括与罗列,而不进行深入讲解,用大量的习题来对学生们进行练习轰炸,根本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2。 (二)教师片面的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的互动活跃就是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课堂氛围,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使教学课堂活起来。然而一些教师往往将其理解为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多,教

4、学节奏快就是高效课堂的表现。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往往会忽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与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在设置数学问题时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问题简单,虽然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十分活跃,却没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甚低3。 (三)教师将对思维结果教学看成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手段 在数学的高效教学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会在教学时帮助学生们对数学的各种题型进行归类于圈定,并为学生们列出解这一类型题的套路和方法,让学生们形成固定的数学题型思维模式。然而,数学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能力的方式对学生们发散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数学虽然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它具

5、有锻炼人们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探索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作用,对人类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3。然而,数学教师过于僵化、固定的数学教学方式则阻碍了对学生们逻辑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提高我国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利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结构往往将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分为了几个固定、僵化的教学环节,教师只需按照教学环节来进行数学的课堂教学就好,数学教学的模式即死板又没有活力,再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每一堂数学课都像是在进行流水线作业,难以调动课堂教学的活力、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4。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构建数

6、学高效课堂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为教学依据,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数学教学课堂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数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与安排,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效率,教师不仅需要备教案,还需要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科学精巧的设计,灵活的利用多种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让学生们更好、更轻松的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理解与掌握。 (三)及时进行数学教学课后的教学反思 要想有效地使我国的

7、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前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灵活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激发起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成效及时的对课堂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评价与反思。通过这一环节,数学教师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还能够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并在下一堂数学课中努力克服这一缺点,通过这一循环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有效的使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已经采取各种手段来对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进行处理,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误区。本文主要对我国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与罗列,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推动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