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6988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 随着来华留学的蓬勃发展,国内高校成为孔子学院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文化传播平台。高校在留学生教育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不仅对留学生教育本身具有教育价值,对高校发展和国家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它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加深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文化底蕴,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倡导分享理念、设置模块课程、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建设校园环境等策略来推动文化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增强文化体验,寻求文化认同,最大化地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播优势。 高校;留学生教育;文化传播;教育国际化;文化软实力 G648.9 A 1673-5595(2018)

2、04-0104-05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将本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作为在世界舞台上争取更大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也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在海外,孔子学院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在国内,来华留学的蓬勃发展也使各类高校的文化传播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8年,国内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 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覆盖了世界上90.6%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学历生共164 39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43.60%。1209如此庞大的群体来自全球的各个角落,又分布在各类高校,可以说,高校就像一个微型联合国,而留学生就是来自各国的文化使者,他们在中国接受的文

3、化信息以及对中国形成的文化印象,也会传播到自己的国家。因此,高校不应仅仅发挥知识教育的职能,而且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努力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平台。 一、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 作为一项教育活动,留学生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人才培养,而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留学生教育又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无论是教汉字、教说中国话, 还是教理、工、医、农、文各专业,无一不是在传播文化”2。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不仅对留学生教育本身具有教育价值,对高校发展和国家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从留学生教育本身来看,高校留学教育的文化传播有助于留学生适应中国的学习与生活 留学生来到中国,面

4、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和文化交流都存在障碍,容易产生文化休克,影响其留学生活,因此,大多数高校都将汉语课程作为留学生的必修课程,无论是语言生还是学历生,来到中国后都要首先学习汉语,以克服语言障碍。但仅仅掌握语言词汇,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仍然会导致沟通障碍或产生误会。而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传播,则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的言语和行为方式,使之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同时,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知识也是高校留学生教育规定的短期强化、长期进修、汉语言专业等各类留学生均须学习的内容。当了解中国国情与文化后,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见的文化现象,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因此,从留学生教育自身来看

5、,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传播能够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交际误会,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更加顺利、愉悦。 (二)从高校发展来看,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能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互促进,加深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文化底蕴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新世纪以来高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能输出中国文化的中国人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国际友好人士。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教育带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而中国文化的传播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又反过来推动了教育国际化进程。以教育为载体、文化为内核,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文化传播是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3 留学

6、生教育作为高校国际化教育“引进来”的一个方面,不仅是高校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途径,也是高校将民族化与国际化融合衔接起来的一种方式。单纯照搬和复制西方模式,看似让高校教育具有了国际视野,实际上只是让学生换了一个国家进行专业学习,这并非真正的国际化教育。只有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高校的国际化教育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才能在全球化语境中保持鲜明的中华文明特色。 (三)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能柔性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和平崛起中的中国想要屹立于世界之林,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与传统的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相比,文

7、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柔性塑造,使世界在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认同一个和平崛起、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大国形象”4。因此,中国一向重视对外文化传播,除了借助大众媒体进行宣传,还进行海外文化基地建设、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等。而在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中,只有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最为集中,所起的作用也最为根本。5因此,高校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其他平台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国内高校还有进行文化传播的一个优势,那就是留学生身处中国,他们比身处海外的学生更能感性、直观地感受中国的文化。如果能结合其所观所感进行引导,那么这种“柔性的力量”会比政府直接、硬性的宣传更易于接受,并使留学生比身处海外的学生

8、发现更大的文化魅力,具备更深刻的文化认识。当留学生回国后,他们由文化传播的受众转变为主体,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将辐射到本国周围人群,他们眼中口中的中国,将比媒体宣传的更有说服力。一项对北京高校留学生的调查显示,留学生来华后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大部分转向积极正面, 而对于国际主流传播媒介针对中国所设置的负面形象的认识也有所改变。6155-156可见,以留学生为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对塑造正面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将“培养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作为高校留学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价值所在。 二、高校留学生教育进行有效文化传播的制约因素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在

9、高校层面与国家层面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只有突破现有瓶颈,高校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一)传播者的传播意识不强 高校师生是主要的传播者,但不少教师和学生缺乏文化传播的意识。专业课教师只在课堂上给留学生教授专业知识,很少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中国文化信息。有的中国学生虽然与留学生经常接触,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学外语,他们在一起说英语多于说汉语,了解国外文化多于传播中国文化。将文化传播看作是对外汉语教师甚至只是文化课教师的责任,高校文化传播的效果自然就微乎其微。 (二)传播对象的接受意愿被动 据2018年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82018年,来华留学人数从

10、265 090人增长至377 054人,其中学历生从107 432增长至164 3941209,学历生增长人数(56 962人)占总增长人数(111 964人)的51%。学历生的快速增长,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平台的作用发挥产生了一定制约。在过去,“许多学生都是由于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才决定学汉语的”7,而现在,以专业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学历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时只是为了修学分。作为传播对象的留学生求学目的从兴趣趋向实用,使他们接受文化传播的意愿比较被动,文化传播的目标自然也很难实现。 (三)传播渠道单一,作用发挥有限 目前不少高校仅仅依靠课程教学进行文化

11、传播,传播渠道比较单一, 在课程设置上又通常只有12门文化课程,课时十分有限。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如果面面俱到,讲解易流于浅层的概述,导致学生的一知半解;如果选取部分内容,又容易使留学生对中国了解片面,无法形成完整的文化形象。有限的课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使本就单一的传播渠道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是突破目前文化传播瓶颈的重要一环。在此基础上拓展多种传播渠道,才能使留学生不只“接触”中国文化,而能够真正“接受”中国文化。 (四)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存在误区 文化传播有事实与价值两个层次,8但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往往只注重事实性的文化知识介绍,而疏于对文化价值的导入

12、和阐释,这就使文化传播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成为记忆类的知识信息,却没能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及文化,导致他们可能“知华”但不一定“友华”。比如介绍中国的援非历史,如果没有跟学生讲清中华民族诚信与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就可能引起学生对中国援非政策的误解。在传播方式上也存在单向输出、一元话语等误区或是带着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仅仅强调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或是虽然注意到引入其他文化,但多将其划分为二元对立的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更强调两者之异。这两种做法看似在弘扬中华文明,实际却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只有当文化资源为留学生切实接受并进行传播时,才能产生效果进而转化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13、。9 (五)传播环境相对封闭 校园是留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传播环境,而出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考虑,大多数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都采取单独管理的模式,留学生的学习住宿等与中国学生分开。这样虽然便于管理,但在客观上也使留学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少留学生每天仅和本国学生相处、用本国语言交流、用本国方式生活,与中国人接触很少,接受中国文化传播的机会自然也就大为减少。 三、提高高校留学生教育文化传播效果的策略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理解”与“认同”两个层面的问题。102要增强高校留学生教育文化传播的效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从理解层面提升至认同层面。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制约因素,最大化地利

14、用高校优势,可以采取以下文化传播策略 (一)倡导分享理念,推动文化交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十六字主张,常被作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原则。通过以不同形式向留学生展现灿烂的中华文明,高校在“各美其美”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充分,但还未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 所谓的“美美与共”,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分享的理念,即将单向的文化输出转变为双向的文化分享。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平等的思想。只有摒弃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让对方接受中国文化的做法,而将其视为世界文化中的一种,承认其他优秀文化的存在,才能促进中国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中被和善地接受。第二个层面是求同的思想。“求

15、同存异”是处理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但过去为了突出本国文化的特色,往往更多地强调了“异”而弱化了“同”。文化个性虽然可以引发惊奇,却不容易获得认同,103而去挖掘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化共性,则可能成为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和传播手段。例如,茶文化是中国文化课程的重要专题,但在笔者对留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话题的调查中,该专题仅排在第7位。这主要是因为被调查学生多来自巴基斯坦这样有饮茶习俗的国家,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较多,而教师仍然讲解一些有关茶的基本知识,自然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让学生来分享他们所知的茶文化知识以及各自国家的饮茶习俗,学生则热情很高。因此,传统单向输出的文化传播方式应该转变,可尝试让学生

16、来分享他们所知的文化知识,教师再从中提取与中国文化相同的部分进行补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减少文化排异心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二)设置模块课程,增进文化理解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构成了高校留学生教育文化传播的丰富内容,却与有限的课时之间产生了矛盾。通过设置模块课程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国内应用的五种模块配置类型中,“核心内容相同的教学模块”能够“确保无论模块如何被选择,都能通过它们与其共同的核心相联系,来保持课程的完整性”11,这在有限的课程设置前提下,不失为一种提高文化课程有效利用率、增强文化传播效果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改变过去面面俱到的专题

17、聚合方式,而以一个文化内核作为中心,向外辐射组织内容。无论外围的内容信息是多是少,一旦学生抓住了这个内核,就能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及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又由此发展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并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2。因此,“天人合一”的理念可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基点所在。以这样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很多文化内容就有了逻辑上的贯穿线索。比如茶文化,从“人在草木间”的“茶”字就能窥见天人合一的理念;饮食文化方面,“吃哪补哪,以形补形”观念,源于中国人对人与自然界动植物的同一性理解;中

18、医对病理的解释、中草药和经络按摩疗法等,都反映出“天人合一”已经内化为一种思想系统。即使是留学生最感兴趣的中国功夫,也并非简单的打斗,而是蕴含着中国人追求和平与和谐的意愿(“止戈为武”)。直到今天,虽然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和”文化价值观仍然在中华民族血脉里一以贯之,小到个人的生活养生、交际处事,大到与他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关系处理,仍然可以体现出这种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影响。 将“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与“和”文化价值观作为核心来选取和组织内容模块,可以使丰富的传统文化形成清晰的内在关联,也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具有了贯穿的脉络线索。这样,留学生更容易理解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

19、文化性格,也能对和平崛起中的当今中国有更客观、正确的认知,而不会在互联网的繁杂信息中作出错误判断。 (三)增加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认同 留学生“学习对象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接触对象国群体成员,培养善意、建立好感,降低由于群际间偏差而产生负面刻板印象的过程”6154。 但对于不少留学生来说,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对中国的刻板印象难以得到改变。要想让留学生真正建立起对中国的好感和认同感,必须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通过切身体验来认知中国文化。 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增加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增强其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 通过开展一些观摩型、情境型的课堂活动,能使留学生

20、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如可开展“模拟旅游”活动。参与者可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目的地,制定出行计划及旅游线路,在此过程中须用到课程所学知识。例如,模拟到西安旅游,可以参观阿房宫、兵马俑、华清池等,试穿汉服,购买乐器埙,穆斯林学生还可去回民街品尝清真美食,等等。在这样的“模拟旅游”中,学生不仅可将课堂上的中国历史、建筑、服饰、音乐、饮食等文化知识进行消化复习,而且当以后有机会去中国城市实地旅游时,能够在情感上有亲近感认同感,在认识上也更真切更深刻。 此外,高校应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直接的亲历体验。只有他们亲身接触中国文化,以前的一些文化想象的偏差和误解才能够消除,对中国文化的

21、情感认同度才能够提高。高校可以和附近一些博物馆、民俗馆、美术馆、中小学等合作,建设留学生文化体验的实践基地。有了文化体验定点单位,不仅有利于留学生文化体验的常态化,而且安全问题也会相对减少。 针对留学生相对开放、热情的个性,在各种文化比赛中渗透文化体验也是一种留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例如,“留动中国”是教育部发起、各高校参与的文化活动品牌,将中华体育文化、艺术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这项留学生赛事中,留学生在热情参与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中国文化传播。再如,“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留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虽然达不到中国人的认识深度,但他们结合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活与文化感受,也可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外国人

22、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而他们在准备过程中,必然要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实际上也是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在认知中国文化。这类文化活动及比赛,能使留学生从中国文化的旁观者变为中国文化的体验者、参与者,比起课堂上的灌输方式,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更高,效果也更好。 (四)调动多方力量,建设文化环境 校园是接触来华留学生的一线单位,6157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影响着留学生接受文化传播的范围和程度。因此,应当调动起多方力量,把校园建设成处处渗透着中国文化元素的环境。在管理上,应积极促进中外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融合,让留学生从封闭独立的空间进入到一个开放的校园环境中。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导入一些中国文

23、化信息,比如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可渗透“铁人精神”和中国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可渗透中国的“诚信”文化,医学专业教师可渗透中医国粹,等等,使文化传播自然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在学生层面上,中国学生应与留学生多进行文化交流而非简单的语言互助, 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中外联谊学会这类学生社团及留学生会的作用,以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强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而在平时,师生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展现出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和作风,让留学生形成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正面印象。此外,可以开展校际留学生交流,甚至可以让留学生与本国孔子学院的学生交流,借助留学生自己的力量来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使留学生在

24、校园里就能处处体验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文化。 美国著名汉学家安乐哲教授曾说“中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惜中国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而且至今没有登上世界主流文化舞台。”13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应努力为不了解、不理解中国的人们揭开这个“谜”。只有国内国外的文化传播平台共同得到建设,才能让“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在未来“产生出我们前所未见的影响力”13。 1 王辉耀,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18. 2 葛守中. 略论当代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5)119. 3 庄汉文,李晓娟. 我国高校国际化

25、教育与文化传播功能浅议以暨南大学国际化教育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S4)154-157. 4 陈强,郑贵兰. 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1)73. 5 麻艳香,蔡中宏. 教育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45. 6 哈嘉莹. 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J. 山东社会科学,2018(11). 7 周思源.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观念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44. 8 李莉. 论文化传播、冲突、适应与文化发展J. 山东社会科学,

26、2018(12)18. 9 关春芳. 文化传播与高校留学生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18(7)57. 10 李庆本. 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8(5). 11 David Warwick. The Modular Curriculum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26.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

27、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2 习近平. 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16(2).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

28、“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3 安乐哲.儒学,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世界图景N.光明日报,2018-06-24(12).“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