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66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1.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

2、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

3、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2.赞扬欣赏激趣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

4、;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3. 教学内容的兼顾性是课堂活跃

5、的重要保障 一节语文课45分钟,能解决不少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饱满一些。一个班有学生40多人,水平各层次都有,农村中学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这样的课堂应该怎样营造良好氛围,从而达到高效?教学内容设置的兼顾性很重要。也就是说一节课不管是学生互动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应当照顾到不同语文水平的同学,让他们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有事可做。听课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个问题提出来或老师布置讨论,马上就有一部分学生动了起来,可还有一部分水平较差的同学无所事事,甚至搞破坏。课堂的氛围变得很怪,一半活跃,一半沉闷。根据我的问卷调查得知有82%的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问题他们无力解

6、决,才把自己从课堂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当中有50%以上的同学有过小组活动中因为解决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同学抛弃。这样的活跃课堂只属于一部分人,不能算真正的活跃课堂。 4.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流畅同样重要 近年来听了许多语文课,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上课教师精彩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在大家期待着进入正文时,老师却来了一句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字词预习情况。很是败人胃口,听课的教师没劲,学生更是顿时松了下来,刚才的精彩导入功效也化为了乌有。学生懒洋洋地打开练习,核对字词。7、8分钟的样子,字词检查完了,老师开始带大家进入文本,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大不如上课初始,老师又费力地组织课堂教学。

7、当然这里笔者并不是反对字词积累,相反字词积累很有必要。但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如果老师精彩导入后就进入文章内容的解读,学生的好奇、激情满满,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顺利些。 也看过有的老师在字词讲完以后,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也不管这节课需不需要,反正就是讲,细细地讲。字词与文学常识之间又缺乏关联,一节课就被大卸成几块。为什么就不能想一想每个内容有一个合适的位置?比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插入写作背景、作者创作风格等的介绍,就变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老师渐入佳境了。 5.环境渲染 环境暗示的影响是无声的,然而又是有力的。环境暗示可以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8、易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具有潜在的约束力。教室自然环境的布置要注意颜色的选择和光线的处理。自然适度的光线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中情感的交流,促进师生的心理相容。教室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课堂桌椅的美观排列不仅消除了教学死角,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心区域之内,从客观上提高课堂管理效果。此外,对四、五十名学生来讲,教师的服饰打扮也属特定的环境,同样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如浅色的服饰给学生以亲切感,艳色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深色则给学生以权威印象。一般说来,语文教师的服饰和其他教师一样,应该讲求朴素、大方、整洁,既不求土,也不求洋。衣服的色调尽量以淡雅、鲜明为宜。如果穿西装要尽可能地系上领带,以显示其气度;如果穿中山装要尽量系好风纪扣,以显示其恭谨。此外,班级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一进教室门,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这样,更有助于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总之,营造良好语文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语文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