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576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现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理论性较强。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对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就目前而言,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一教学现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太多、太琐碎,学起来有点枯燥,过于抽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课挺有意思的,学进去,里面有一个奥妙的语音文字世界在等待他们。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潜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

2、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大部分,教学中以语音、词汇、语法为教学重点。这五大部分中,特别是语音和语法中有些基本知识在中学语文中已经学习过,而且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繁琐和细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另外,在这些教材中,大多数院校选择了黄廖本的现代汉语,虽然这本教材也在不断进行修订,现在已经修订到增订五版,但是不得不承认里面仍有一些知识相对老旧,个别语音、语法问题讲解不够明确,而且里面还存在许多印刷错误,使学生不能充分相信书本1。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现代汉语课的教学模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有些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

3、重知识的讲解,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有些老师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知识讲解时加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丰富学生的信息量。 由于科技的发展,大多老师会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到课堂中来,把教学知识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增强视觉效果,使得现代汉语教学更加直观。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听课时产生心理疲倦,并认为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将来用处不大,甚至无用。还有些学生虽然也比较认真学习,但是做不到学以致用,听的时候似乎明白,但到了练习时却不知如何下手。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行,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也在不断进步,比如现

4、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模式的改进等等;但是革新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步而就的,现代汉语课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我们在进行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晰,弄清问题的关键,准确把握,系统地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内容的更新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就接触,有些知识会与中小学语文发生重复,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似曾相见”的感觉,失去了学习的新鲜感,产生严重的厌倦心理,自以为知识“了然于心”,实际上却是“似懂非懂”。近年来,语言发生巨大变化,新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为我们的语言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新鲜的材料,而教材却不能及时反映这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教材的编写、修订是一个渐进的

5、过程,每年都对教材进行更新也不大可能。现在的语言变化太过迅速,有些只是一时的流行而已,我们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可能会付诸东流,所以教材所编入的只能是那些具有相对稳固性的知识,否则不利于语言文字的稳定性,不符合语言文字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 不管教材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处理教材,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点的教授。比如在进行语流音变的教学时,可以将其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结合起来,因为无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对外汉语专业都要进行普通话测试。又如在进行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时,都会需要大量的例子作佐证,我们在选取具体例子时要慎重,尽量选取一些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时代特征的

6、实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 当然趣味性不是目的,只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所以在吸收和增添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成果的普及性和稳妥性,看其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而避免漫无限制地随意吸收。 2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就像新闻广播一样,老师忙着讲,学生忙着听,在这种“讲听”过程中,学生就像被语言炸弹炮轰一样,很快就疲惫不堪,甚至于昏昏欲睡。即使有些师生互动,比如提问,学生依然是问而不答,消极回应。这样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就变成了“身在课堂,心在课外”,课堂出现了一种尴尬的沉闷局面。 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出,科学技术的

7、发展,现代汉语教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革。很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再仅拘泥于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是插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授时,也不再完全依靠“黑板粉笔”,会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图文的形式将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这种现代教育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视听效果,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缓解了现代汉语课过于沉闷的问题。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限制,知识的扩充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不例外。在有些课堂上,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加入大量的故事,甚至课堂中的故事量盖过新知识的容量,并且全程使用课件,过分依赖新技术,这样就超过了度的限制2。 鉴于此种状况,

8、课外知识的插入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度。没有的话,学生会认为老师死教书,没有新奇感;太多的话,学生上课时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一味地听故事,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所以在扩充知识时,要寻找与现代汉语相关的内容,不能太过随意。另外,在进行音节分析和语法结构分析时,不一定非要使用课件,也许利用板书效果会更好。 3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地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声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主分组,然后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言,把方言中的

9、声调与普通话中四声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出相应的规律。在学习音变的时候,可以模拟普通话考试活动。在讲朗读和语调时,可以进行朗诵比赛。学习汉字形体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练习书法,体会不同字体的形体差异,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审美感觉。学习汉字特点的时候,可以开展微型辩论赛,讨论汉字是否应该分词连写等。学习词汇发展变化时,可以提醒学生关注现时社会中出现的新词语,像“门”、“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给力”等等。 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分辨能力。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上课的活跃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4学生“现代汉语无用论”观点的纠

10、正 现代汉语里大多都是一些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很多学生都会产生疑问“学习现代汉语有什么用啊”、“对我们而言,好像没什么作用吧”等等,因而学生会持一种“现代汉语无用论”的观点。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现代汉语老师,我们应该积极面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本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是息息相关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会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其中有一大部分将会从事语文教师这一职业,这样现代汉语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获得,基本技能的掌握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分析一般的语言现象,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为从事语言研究工作奠定扎实的语言功底。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

11、后面对的可能是外国留学生,也可能会到国外从事汉语推广工作,这样势必要求他们系统地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运用到汉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实践中。 有些院校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会开设一些后续课程,比如语言学概要、音韵学、词汇学、语法研究、汉语语用学等,如果现代汉语学不好的话,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 5消解现代汉语课的压力 现代汉语教授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作为一门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打基础的,而非全能课,不能将汉语的“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三能”(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部都压在现代汉语一门课程上,不要给现代汉语课过多的压力,我们可以开设后续课程相辅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开设不同的后续课程)。另外,知识获得后不一定马上就能转化成能力,需要吸收和消化,能力的具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气”就“吃”成个语言大师3。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在不断地改进,慢慢地革新。在这个革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不要盲目变革,不能抹杀传统教学几十年的优秀成果,做到“去糟取精”,遵循稳步前进的原则。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