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61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字教学法”凝聚课堂新概念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市静安区育才中学提出来的八字教学法,该教学法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和讨论,再由教师做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联系,达到当堂理解、消化和巩固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根据近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尝试和摸索的经验,总结凝练形成了“五步探引”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分为以下程序3分钟探入与展示10分钟探读与思考20分钟探疑与点拨6分钟引导与迁移6分钟引申与评价。各学科课堂教学方法则借鉴育才中学的“读、议、练、讲”四种形式,结合特色五字“辨、品、评、拓、用”,组合形成“

2、五字教学法”,将其横贯于整个课程五个环节教学当中。五字特色的生成凝聚了大量一线教师的集体智慧,鉴于科目之间的独特性和关联性,“辨、品、评、拓、用”作为学科特色用于所有的初高中学科。下面笔者就这五字的生成、内涵和课堂实施原则进行阐述。 一、辨,政治、思品课强化“辨”的意识 “辨”即辨明,辩证,分辨。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辨”可理解为“思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就是用辩证的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政治授课中,特别是在“探疑与点拨”环节,教师应充当一个引路人和旁观者的角色,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进行顺势引导、及时点拨,以求不同思维的碰撞和融合,让学生形

3、成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想。思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矛盾分析法等。归纳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现实情景,提炼主题,即列举实例一分析现象一归纳共性一提炼主题。演绎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活用演绎思维,让学生领悟理论的历史厚重感,并能够解释、指导现实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知识引出个别性知识,即从一般性前提得出特殊性结论的过程。只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理论,就能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将结论运用到现实中。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在分析解答问题时运用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二、品,语、外、音、美课强化“品”的意识 从字意上来看,“品”字作为动词时,具有辨别、评定、分析

4、、感悟的含义,在文学、艺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引申为“品味、品鉴”之意。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文学美、文化美,就必须引领学生仔细品味语言。 中国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语文课上让师生们徜徉于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里,去追寻现代汉语的渊源,品味那愈久弥香的经典,不仅能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还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评,史、地课渗透“评”的意识 在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评”可以引申为评论、评判等含义。在历史、历史与社会课两门课程中,“评”表现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任务的客观评价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努力

5、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五步探引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引申与评价”,评价的主体应为学生。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上教师应当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起穿针引线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标准,把人物放在所处的历史条件中,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对其评价要全面,不能顾此失彼。其次,要教会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法,让学生的评价有据可依、有话可言。 在地理学科中,正确的利用“评”

6、这一课堂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形成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科学认识,让学生具备关注生命、环保、社会与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拓,数、理、化、生课展现“拓”的意识 “拓”,意为开辟,扩展。数学学科中的“拓”主要是指思维、方法的开拓,而自然科学则是强调在知识拓展中形成科学素养和实证研究的能力。 “引导与迁移环节的主要任务为引导学生归纳知识,开拓创新和培养迁移能力。数学思维的开拓是指学生对一个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对一个题目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和设想、勇于求

7、异和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主要是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过程的实质,如果掌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那么便可利用它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具体实验为基础,辅以多媒体技术,开拓学生的视野,用理论去指导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让学生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五、用,信息、通用、体育课体现“用”的意识 “用”的本意即使用,采用。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用技术则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掌

8、握的通用技术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体育健康中的“用”则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用技术课程则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通过这两门应用型课程的实施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逻辑。 “读、议、练、讲”和“辨、品、评、拓、用”的五个组合作为我校五步探引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校六个年级的各科教学中显示着蓬勃的生机。一种教学模式的五种绽放,充分体现着为师者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有效促进了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的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 杨晶晶)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