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720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分材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评价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使用考试、提问、课后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局限性。在“自然分材教学”(以下简称“自分”)下通过多角度的评级方式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注重学生历史眼光、思维方式的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很单一,通常都是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将精力全部放在了历史教学成果方面,忽视了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新课标中,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应该建

2、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川武先生倡导的“自然分材教学”作为一种随教学任务学生差异自然分化而采用课内“普读”与“补读”相结合,课外问题跟踪的教学思想与策略,在全国各地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开展“自然分材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这种课堂模式中要求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原先传统课堂的评价模式已跟不上新的教学实际。“自分”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在新课堂模式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课堂实效,充分发挥“自然分材教学”模式的优点,来促进历史课堂评价的新发展。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3、 传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总结性学习终端评价,它以甄别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与选拔优秀学生为导向,它是一种教师、教育主管部门、考试机构等自上而下地对学生“定性”评价,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内容统一、评价标准统一。我认为制约初中历史课堂评价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不多。(2)评价对象主要针对个人,在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下无法形成对学习小组的有效激励。(3)课堂评价缺乏量化标准。课堂评价的方法主要还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进行口头表扬批评,对学生的评价结果难以积累下来。 二、“自分”教学下实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1.“自分”教学下,能建立更加完善

4、的评价体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教师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在“自分”教学下,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主要形式是“自然分材”模式下课堂评价的三种维度,分别是自律、合作、成效。自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小组合作时的纪律。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组内互帮和小组间互帮的态度、效率。成效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同时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不仅将学生的思维特点都考虑进去,还能够发现学生独到的历史眼光,从而丰富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能够有很好的了解,教

5、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动态、学习方法等,还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把握,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自分教学”营造了一种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鼓励教师、学生、同伴、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尽量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评于乐,让学生喜欢并接受。 2.“自分”教学下进行全程评价模式 历史教学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全程对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的提升。“自分”教学提倡建立全程评价体系,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评价制度,课堂问题及时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定期对学生表现进

6、行评价、在期中和期末继续全程评价,将学生的动态作为评价的要点,而不是考试成绩。在全程评价中,教师在进行一天、一周、一月,甚至期中或者是期末评价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进行一次客观的陈述,有学生此期间的考试成绩动态变化、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日常完成历史作业的效果、历史调查研究中的表现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3.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 “自分”教学在评价过程中,认为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丰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应该多使用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分”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智者加速等环节,发挥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历史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辩

7、论赛、历史剧表演、现场调查等形式,对特定的话题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时,给全班四个小组每组赋予一个角色,然后让他们自己融入教材内容中,最终对他们的表现再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能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学生也同时能被新颖的评价所吸引。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小组间的竞赛,让他们相互角逐,彼此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学有所得。同时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不仅是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评价,还应该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采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的自评等形式,提高学生历史评价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课程,极具承上启下特征,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因此,不能在初中三年采用单一的课堂评价策略,而应该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及初中生的学习发展特点,相应地呈现出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然分材”教学研究,我们认为要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制度、还要建立全程评价、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形式、举止动态等,从而完善历史课堂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编辑 王团兰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