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88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笔者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普遍,但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却比什么都重要。笔者深知习惯、品德的培养不仅需要专门指导,更应渗透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除了枯燥无味的灌输,还应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 一 了解情况 我刚接手二年级三班,就发现这群孩子在学习习惯上比较滞后,他们没有读书时看字的习惯,大多数都倾向于“读望天书”。这必将影响孩子的成绩,时间久了,更会造成部分孩子厌学。在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也是潦草、敷衍,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而家长对此也不以为然,甚至不放在心上。在礼貌礼节方面,孩子的天真活泼倒是时时

2、透出童真童趣,较为可爱。但卫生习惯比较差,没有爱整洁、勤洗换的意识。劳动意识也比较淡薄,极少数还表现出娇生惯养的状态。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第一周孩子们课堂上回答的问题来分析,基本处于零。 二 原因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只有7岁的小孩,如果有什么不良的表现,一定不可能是其自身的原因造成,应追溯到成人对他的影响,这包括教师、家长以及周边的其他人群。作为教师,我们无能为力去直接影响周围所有人群,但首先自己必须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同时,请求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正面引导每一位学生。再以学生的群体力量,去感染周边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 三 实际引导 1严肃班会 作为班主任,开

3、学第一课,我首先强调相关的纪律及习惯。不过,这对二年级小朋友并不会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天性使然,他们自律意识较差,即便当时满口答应,但第二天又会立刻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我必须在以后的每个重点环节对其加以提醒。不过,这样的“严肃班会”还是会每周继续一次,目的是为了让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娱乐、轻松、自由”状态的孩子们,也要使其初步明白学校的严肃性、感受其的庄严。但我会作适当调整,如40分钟里只用10分钟左右来“枯燥说理”,语言也换得相对简洁有力,剩下的时间我会设计一些与本次主题有关的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去唤起孩子们的兴趣。 2时时提醒 课堂上,我总不忘在相关环节加以提醒“老师说了,朗读时首先要坐

4、端正,手要指着书上的(字),眼睛要看着书上的(字),你准备好了吗?”“小朋友们,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写好、写漂亮,不要着急,你写潦草了我可不高兴哦!你的字也可能会哭呢!”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需要提醒的事项,我都会以亲切的语调来换得孩子们的行为认同。 3快乐语文 对二年级学生,无论是在相关知识方面的掌握,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的指引,抑或是情感态度的培养,都需要找到适合他们年龄的方法。不过这几方面更多时候其实是交融在课堂的渗透中,并不会分离存在。因此,课堂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我的诀窍就是把自己置换到同龄人的身份,然后去思考并设计问题,用儿童化的语言去处理教学。 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我首先用“谁

5、敢?谁能?”的激励语言让孩子们自己朗读全文。然后,再带领学生们一起详细学习文本。学习习惯方面此处不再提及,着重阐述对“感激之情”的渗透。这是一篇学生感谢教师的抒情诗,难点在于如何启发二年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尊师重教的良好品德。我选择了反复朗读、逐层启发、拟物想象的教学方法。 在自己配乐范读课文以后,我提问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本课第一节,第一句话是?(踮起脚尖儿)请学生模拟踮起脚尖儿走路的样子。问为什么要悄悄地走过去呢?(不让老师知道,怕打扰了正在工作的老师。)鼓励是呀,真聪明!既然不让老师知道,我们该怎样读这一节呢?你来试试看? 问那么送紫丁香给老师干什么呢?(做伴)对,你从第几节找

6、到的?(第二节)拟物想象好极了!每当老师看到这紫丁香,其实就像看到了你们一样,就会想起你们可爱的样子呢!小朋友们,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变成紫丁香去给老师做伴呢?请举手。恩,有人做伴的感觉真幸福,所以,谁来读读这一节最后一句话?,你来。融情于景不错,要是能配上一个动作就更好了,谁再来试一试? 梳理文脉同学们,你们变成紫丁香以后,是怎样去给老师做伴的呢?(唱歌)哦,用什么唱的?(绿叶)好极了,这是在哪里找到的?(第三节)问小朋友们,你们唱歌给老师干什么呢?(帮老师消除疲倦)情感引导哦,是的,我们来回顾老师的一天。早上,老师一到校就要给你们打饭,然后给你们上课,下课了老师在干什么?改作业,还有在照看孩

7、子们的活动安全,到了中午,老师又带大家去打饭,然后要看管大家睡午觉。课间,老师依然在监管你们的安全,放学了,又在担心你们是不是安全到家了?今天的家庭作业做了没有?都会做吗?很晚很晚了,老师还要写教案,准备第二天的课。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们啊!甚至连休息时间都没有了呢,你们说,老师累吗?累。是的,老师很疲倦。那么,快让你们沙沙的树叶声变成欢快的歌儿,扫去老师的疲惫吧!“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预备读”。 梳理文脉小朋友们,除了变成绿叶,你还变成了什么?(花儿)在哪找到的?(第四节)板书花儿。老师看到那些花儿,就像看到了你们的?(笑脸)板书笑脸。好极了,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一节。 情感引导老师时时刻刻

8、都在想着你们,担心着你们,因此,大家读最后一句的时候应该把“时时”“挂牵”两个词语时要轻轻地、慢慢地读。试试看。很好,能不能给“挂牵”配上动作呢? 情感引导孩子们,如果天黑了,你们就会干什么啊?(睡觉)是的,你们睡觉了,最后连星星也都困得眨眼睛了,可是,老师还不能休息呢,因为她还要为你们准备明天的课呢!你们心疼老师吗?(心疼)所以,课文最后一节里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休息吧)好,大家一起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吧!夜深了,预备读。 梳理文脉小朋友们,在最后这一节里,你用什么去陪伴了老师啊?(花香)你要用花香来干什么呢?(伴老师如梦) 以上课堂设计层层递进,对孩子情感作了详细引导,因此获得了较好的

9、收获,孩子们已经能真实具体地回想并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及付出,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的情感得到自然升华。之后,我设计了自由操练、学生表演读、全班分节朗读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释放爱的情感。 我还设计了板书,并引导孩子们回顾首先,你们把自己变成了(一株紫丁香),去给老师(做伴),你们用(绿叶)给老师(唱歌),用(花儿)给老师绽放(笑容),用(花香)伴老师(入梦)。老师看到这株紫丁香,就像是看到了你们一样,一天的疲倦都没有了。老师多幸福呀! 然后,我给孩子们欣赏了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目的在于增设氛围、添加趣味、升华情感。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抄写第五课全文,并把文中“老师”改写成你最喜欢

10、的人,目的在于巩固、提升课本知识,活学活用。 除以上方法外,我还采用家校联合、师生同乐、同事合力等方式帮助班集体孩子的全面进步。我会要求每天的家庭作业请家长配合监督,随时跟家长电话交流沟通;课间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与孩子亲近、建立信任,时刻观察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及时表扬或纠正;我会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议,随时向科任教师了解相关情况,沟通交流教学经验。 四 孩子转变 通过以上努力,孩子们逐渐发生了巨大转变。他们已经习惯了读书时眼睛看着书上的字,课堂上不再玩笔、玩手指,注意力基本集中了,并能做到相对持久。字迹工整、书本整洁、言语大方。对老师有礼貌,见到校内每位老师都会行礼问好。教室内干净整齐,课桌椅不再散乱歪斜。他们也团结友爱,很少发生一些同龄孩子的小纠纷,我们这个班就像一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 五 个人的思考 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地、坚持不懈地、毫不松懈地引领。作为教师,务必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身,再以智慧和爱心去教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责任编辑高照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