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810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有的还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出现师生关系的冲突和对立也就在所难免。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令人担忧。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管理为中心的倾向,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

2、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有的还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出现师生关系的冲突和对立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笔者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要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3、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

4、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要有特色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5、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

6、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准备好下一步教学程序。要创设良好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从而积极地投身到自主学习活动之中去,教师也要善于虚心地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以期待达到共同进步。 三、要塑造好教师形象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

7、,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要不断完善教师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教师的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融准确性、逻辑性、艺术性为一体,才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现实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有的老师上课漠然置之,而对他们喜欢的老师上课津津乐道,百听不厌。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水平。一言以蔽之,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共同演绎充满乐趣与收获的全新的天地。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适合教育的儿童”。只要能建立平等、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真正实现适应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可能。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