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8521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教学的个体价值,还体现了其社会价值。无论新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永远是有效教学。 一、设计高效实用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通过教师钻研了教材之后,要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编写出的自学提纲式的学习新知识的步骤,并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方法,它是引导学生循着老师所指的路线,独立地学习新知识的方案。为了使导学案高效而实用,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领学生充分预习 预习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是对新知识预先了解与思考的过程。一般我会设置一些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导学案在学新知识的前一天下发,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要求

2、独立完成问题,从而达到初步认识和了解新知识的目的。上数学课的时候,小组对自主学习的问题进行合作检查,然后,小组在班内进行展示,这样既是对基础知识的互相补充,又是对预习中疑难问题的解答,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 现代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导学案中对于合作探究问题应充分运用这种模式。课堂问题的设置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本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其求知欲,有利于集体合作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同时要培养

3、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3.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最关键的一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以小组一人展示,其他成员补充,也可以小组集体展示,还可以小组两三人展示,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评价。这既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素质能力。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教学数学,而应打破学科本位,实行跨学科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增强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4、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不但要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教学起点,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2.适时点拨,及时引领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终究是处于成长中的学生,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

5、限的。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积极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学习的困难处、意见分歧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三、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深化课堂改革,不断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才会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文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