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0106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素质及职业能力 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就要不断拓宽思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实践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工作需要,掌握岗位工作技能,实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需的环节。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它因时间灵活,项目多样、方法独特而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Promoting the quality and vocational abilit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practic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u Yan, Y

2、un Wenqiang, Chen Honghua, Fu Hongsheng, Liu Leigua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workers and high skilled talent, we should continuously broaden our thinking 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mode. Practice is a key joint for the student to

3、contact society;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need of work and master the job skills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 skilled talent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effective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ourse. Because of its flexible time; diverse projects and

4、unique methods, it is welcome by the students. Key words practice; quality; ability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已逐步展开,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大势所趋。实践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住这个环节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合格人才。显然,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正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作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已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便成了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补

5、充,它因时间灵活,项目多样、方法独特而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学科)竞赛,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 1职业技能(学科)竞赛 职业技能(学科)竞赛是高职学生掌握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成长为合格职业人的有效途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平台。学校通过竞赛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通过竞赛,实行产教结合,引领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优秀人才的脱颖

6、而出创造条件。 201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2018年,由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11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隆重举行,至2018年已连续举办了6届。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迄今为止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最广、规格最高的技能性大赛,因此被誉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正在形成。 我校技能(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用)规定,校级竞赛要实现“人人参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选拔”三个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学校实施“校级

7、、市级、国家级”三级竞赛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一院一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常态技能竞赛模式,教师把技能竞赛项目转换成开放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作为一种常态的教学组织形式展开,学生广泛参加竞赛,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进实训室、下车间,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校连年在全国技能竞赛中保持领先水平(见表1)。 表1 20092018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参加全国技能竞赛成绩 2018年,我校学生在有3 000多个代表队参加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实践表明,职业技能(学科)竞赛是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 2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 北京市大学

8、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的一项本科(高职)学生创新教育资助计划,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高职)学生为研究主体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高职)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

9、,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计划的实施原则是 (1)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创业设计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 (2)自主实践。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方案、自主管理项目方案。 (3)重在过程。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学生是计划项目的主体。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创业设计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方案、自主管理项目方案。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

10、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北京市教委负责项目的监督申报及批准立项。学校负责组织项目评审、申报和管理。大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名义向学校申请项目,并接受学校的管理。我校制定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等文件,不断加强立项、过程管理与验收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 自2009年以来,我校共资助187个计划项目,共有729名学生在338名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项目研究。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带动我校学生在高职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项目的实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推广了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11、,形成了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了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表220092018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统计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希望有更多学生加入到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中来,努力学习、创新、创业,成长、成才。 3第二课堂(学生社团) 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它包括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服务性的等活动。第一课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普遍性的要求,解决共性的问题;第二课堂则发展人才的特长,解决特殊的、个性的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最佳结构,都是共性和个性

12、的统一,如果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使事物的发展受到阻碍。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起着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作用,共同组成培 (下转页) (上接页) 养现代人才的教育和教学的途径和方式。 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实现素质教育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从个体素质发展到群体素质提高,从整体要求到个性塑造三个方面的转变。构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学校主导作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展现我校“作风扎实、勇于创新、厚德立

13、身、技能突出”的育人理念及“求实、创新、厚德、重艺”的办学理念。 我校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第二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活动,开发了许多深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成立了许多学生社团,其中包括文学社、绘画社、舞蹈社、动漫社等。有些社团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有些则完全由学生自己运作。第二课堂以其活动的学生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有益地补充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结束语 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就要不断拓宽思路,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接触专业、接触社会乃至学会做人的一次实践之旅。广泛、深入的课外实践活动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