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058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在大众媒介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发展探析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早已成为公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重要。如何认识媒介及其功能、如何正确地使用媒介等都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针对三亚市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现状,对其媒介接触习惯、行为偏好以及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完善当地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媒介融合时代,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同时也是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

2、素。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与消费习惯也正发生着改变。以微博、社交网站、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其大力追捧的媒体形式,它们对当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前沿阵地,三亚市正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数字互动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当地的普通民众势必会接收到越来越多的开放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三亚市的青少年是新媒体使用和推广的重要力量,其媒介素养教育也势必引起广大民众的重视。 1青少年媒介素养认知 “媒介素养”一词源于英国。其目的是引导学校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这也成为全世界范围普及媒

3、介素养教育的开端。关于媒介素养的定义,得到普遍认可的是美国的“媒介素养领袖”会议上指出的“能力说”,即“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1据此可知,媒介素养所关注的主要是大众对于媒介传播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介素养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尤其是在网络促成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的研究为媒介素养的研究深化提供了新的领域。 纵观国内,我们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集中于理论研究,面向公众,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在媒介融合的“泛传播”背景下逐渐显现出来。按照媒介素养“能力说

4、”的六个层面来看,目前除了“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或设备的能力”以及“快速有效的获得所需相关信息的能力”这两个层面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普及之外,其余四个层面的能力培养都比较薄弱。而且,较为普及的两个层面的能力也并非完全是由相应的教育机构培训下获得的,它更多是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力量的推动下,以松散的小群体为单位交互传播而习得的。可以说,操作习惯及媒介使用认知的进一步个人化,势必影响媒介素养的其他层面,从而造成青少年对大众传播的认知偏差,以及他们对信息传播过程与内容本身的分析、判断这一能力的忽视。这也容易导致青少年当前媒介信息洪流的环境中受到负面情绪的感染,并盲目参与集合行为。 2 三亚市青少年媒介素

5、养的缺失 青少年这一群体作为媒介受众的特殊群体,因其心理的不成熟,价值观的不完善,在媒介的接触过程中,其动机一般呈现混沌状态,碎片化接触则是其使用媒介的主要表征。但由于地域差异以及媒体发展的不均衡,三亚市的青少年对于媒介的认知与使用习惯有其独特性,这也使得该市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研究具有了特殊 意义。 2018年6月,根据三亚市现有的教育资源,我们选择在城区部分中学随机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此外,在回收调查问卷后,我们还对部分调查对象及中学教师进行访谈,以期深入了解该市青少年在新媒体方面的媒介素养状况。通过相应的调查显示(图1),三亚市青少年的媒介接触类别主要集中在电视与网络,且

6、电视的使用率大于网络,这说明新媒体的使用与推广在三亚市青少年类群中的普及低于传统媒体。究其因由,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新媒体在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仍然是青少年求知娱乐的主要手段;二是新媒体使用技能的普及与引导缺失,由于青少年长时间集中活动于学校中,而学校方面在对于新媒体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认知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推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方面不能及时更新;三是相当一部分家庭对于青少年接触互联网持否定态度,不少家长接触新媒体时还存在技能缺乏的问题,再加之新媒体的负面效能被夸大宣传,导致他们对新媒体产生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接触使用新媒体的机率。 图1 与此同时,三亚市

7、青少年对于新媒介的认知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接触新媒体的目的集中于消遣娱乐、社交,他们容易忽视新媒体的“供知”功能,造成其新媒体使用的有效性不高,这说明该地区青少年在新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方面仍有欠缺。同时,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也是三亚市青少年亟待提升的媒介素养能力。数据显示(图2),对于新媒体上易读通俗性的信息,青少年表现出较强的接受度,而对于新知内容方面,则表现的相对被动。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大程度上是由于青少年新媒体信息文本内容理解能力的薄弱,由此也说明其媒介使用习惯仍显滞后。调查中还发现,三亚市青少年对于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内容缺乏质疑批判的能力。无论是对信源的动机目的,

8、还是信息传播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都缺乏了解,他们往往表现出较高的信任度,究其根源还是青少年识读能力的缺失引发的迷思效应。 图2 3 三亚市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革新思路 三亚市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地标区域,无论是文化的崛起,还是产业的发展都无法脱离新媒介的普及与推广。青少年作为新媒体最活跃的接触者与使用者,其媒介认知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使媒介素养教育从“不离日用常行内”到“直造先天未画前”过渡,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三亚市青少年参与到“网络化社会”的进程中来,那么在媒介素养的教育方面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3.1 思维能力 目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状态还大多处于单一模式之下,吸收知识与解

9、决问题的方式较为割裂,难于融合联系多学科知识,这对于其理解、辨识网络信息的真伪增加了难度。因而,在培养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的过程中需强化跨学科联系思维。 其次,批判思维与反思思维的培养对于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上文中提到的媒介信息的选择与质疑能力方面,批判思维与反思思维的养成能在较大程度上引导青少年深化理解网络信息的实质。 3.2 处理能力 在信息全球化今天,正确掌握处理媒介信息的方式,进而能够创造知识,是网络社会必需的技能。因此,在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过程中,正面引导其对于媒介环境的认识是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搜索与提取媒介信息的技能是正确接触媒介第一步,这与思维能力

10、的培养相辅相成。其次,在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中,梳理、整合信息资源能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媒介素养架构,使其知识构成系统化。最后,妥善利用新媒体平台,创造发布有效信息,是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其适应“网络化社会”的有效途径。 3.3 人文道德意识的培养 新媒体环境的塑造源于广泛便捷的信息交互。当前,便利的互联网应用使得信息交互机制从平台与平台间逐渐转化为个体与个体间,媒介社交能力的掌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但也正是网络化社交的特点造成了信息交互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增多,如语体使用的不规范,信息内容的刺激性等,这进一步促发现实社会的不安。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时刻关注青少年人文道德意识的动态,正确疏解其心理问题,是减少复杂信息环境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关键。 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