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292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心得 从历年高考考生作文反馈的基本情况来看,文章感情失真、千文 一面、脱离生活、盲目追崇美文美句、抄袭成风、堆砌材料、缺少分析、 语言苍白、思路混乱、立意角度低、眼界狭窄、思想肤浅等问题屡见不鲜, 且面广量大。这些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敲响了警 钟,写作该被重视起来了。笔者对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写作,并提高作文水平,有了基础性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能从长远上拓展学生的作文能力。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 一、把握练习内容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

2、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

3、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二、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教学的优化措施 1.锻炼学生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有句话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此之中“时”“事”表示的就是素材。写作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理解的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社会,然后独立将它们进行表达。“无一物不可以入文”,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前,应该根据作文的要求,对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因此,高中语文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当在学生对素材的收集整理能力方面进行锻炼。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我们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新课程标准推进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开始注重研究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习模式的构建,且将它们运用在教学实践当

4、中。对于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也应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建议应当使用体验式的方法。“体验”的意思是认识事物通过实践,通过对生活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进行体验。这是为了对学生关注社会以及体验生活进行引导,引导它们出现“时”与“事”的自主写作想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热爱的生活体验进行指引,并积极表现现实情境,写作的目标应该是“人的发展”,纽带则是情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要点加以把握,使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得到培养,才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好。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展学生创新思路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与生活联系密切,并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2018年江苏语文高考题目是“绿色

5、生活”,这不仅可以与我国政策“低碳环保”、“绿色”、“节能”联系起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可以适当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素材积累,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想象并不是胡乱想象,而是以生活为依据,有可行性和“真实感”。此外,可通过讨论、辩论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打开学生的创新之门。同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为高考语文备战。 四、联系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评判力 这里说的阅读教学指的是课文篇目的学习与赏析。现在已经有许多关于教材如何选编优秀课文的文章了,重要的是教师如何用现成的课文

6、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首先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中对一篇文章从语言文字讲到布局立意,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更是以自身阅读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了学生阅读,学生学起来毫无美感,只会加深对语文的厌恶。新课改一再强调要将“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理念运用到实处,那么教师何不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呢?在课堂中创造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其间能够快乐地阅读、自由地阅读,摒弃前人对课文的已有理解,用自己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在阅读和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评论,学生可就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说说对课文的理解,关键是要鼓励学生勇于指正文本,超越文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真正具有评判力的独

7、立 五、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了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2018年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阅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掌握技巧提高写作的吸引力,通过互相修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默写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为教师要不断去实践这些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真正让高中生经过三年的科学作文训练,能够在高考考场上在作文这一块上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