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3372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沟通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然而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普遍欠缺。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沟通能力教育的探索就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学生沟通问题的论述,推进沟通能力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可以获得好的人际关系,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据研究,不善于人际沟通的学生,毕业后获得事业成功的只占20%,而那些在校时学习成绩一般却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获得事业成功的80%1。美国富豪洛克菲勒说“如果阳光底下所有的东西可以用金钱买到的话,我愿意用最高的价钱买的是,良

2、好的人际沟通。”可见,沟通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为此,高等院校要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教育培养。 1 高校学生沟通能力问题分析 沟通指人们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交流情感而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的互动过程。Sarah Tenholm(2000)人际沟通中指出,沟通能力是个体用有效的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的能力2。现在高校学生沟通能力普遍欠缺,无法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因而不愿意参与交流沟通,严重的影响其成长成材。2018年,一家美国公司在招聘会上打出“清华、北大一概免谈!”,2018年,微软公司在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实习生招募会上明确表示,更关注“软性技能”,要求应聘者有激情、沟通有技

3、巧等,否则,一票否决。同年6月ACCA就业力大比拼上海赛区决赛设置的“校企对话”环节中,多家知名企业如德勤、杜邦、高露洁等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都把沟通能力放在第一位。索尼等公司把人际沟通能力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作为管理者业绩考核、干部任免晋升、薪酬及福利待遇升降的重要指标。 1.1 影响高校学生沟通能力的因素 1.1.1 外因 社会因素。网络和智能手机等高科技沟通手段迅速发展,QQ、微信、微博,短息等新鲜沟通手段受到追捧,但是这种虚拟沟通与实际沟通交流有非常大的差别。实际沟通中,不只传递的是信息、更多交流的是一种情感。如果把网络和手机沟通作为主要沟通手段,习惯并沉迷于虚拟沟通环境,沟通行为会变得单一

4、,造成严重的沟通能力缺失。 学校因素。我国教育仍属于应试教育,追求高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学校、家长和老师用分数高低衡量学生好坏,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更缺乏沟通能力的训练,造成一大批学生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升入大学繁重的课程设置及社会对证书的需求,学生被迫埋头苦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课余活动,忽视了和同学及老师之间的沟通。同时,很少大学开设沟通管理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沟通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 家庭因素。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度宠爱,形成了学生“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少宽容、谦让和合作的精神;在交流时,也要求别人以他为中心。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如果父母在沟通能力的培养上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就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把话藏在心里,不去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欠缺是必然的3。 1.1.2 内因 认知评价能力。个体对沟通能力认识程度、对沟通能力欠缺的利害关系的预测程度及对如何提高自己沟通能力没有正确认知评价的话,他的沟通能力也不可能提高。 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不同,沟通能力也表现不同。一般来说,内向型的人沟通能力较低,外向型的人沟通能力较高,内向型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言语少、喜欢独处,不善于表达的自己想法和观点,跟人交流沟通少。另外,自卑、过分认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征也影响学生的沟通能力。 1.2 沟通能力欠

6、缺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1.2.1 影响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由于跟同学无法很好的沟通,舍友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导致无心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脱离群体,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 1.2.2 影响学生在沟通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学生在与人沟通过程中,会异常紧张,面红耳赤,说话结巴,浑身出冷汗,这种不愉快的沟通经验,使得高校学生更避免与人沟通。 1.2.3 长期的沟通能力丧失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经常性的沟通丧失,会引起学生宁愿自己呆在一个地方,也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久而久之,容易转为社交恐怖症,无法适应社会,只能呆在家里或者自己的世界里。 2 推动沟通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1 学校

7、方面 2.1.1 课程设置 开设沟通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掌握沟通技能。把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交往意识和沟通技巧作为教学目标,掌握社交、求职面试、职场等环境中语言沟通特点。具体措施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多动口、动手。改革考核方式,多用口试,面试进行考核。 2.1.2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学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主持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沟通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从虚拟网络世界拉到现实生活中,与人实际沟通、协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1.3 心理素质训练 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8、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大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合理地认知、评价自我,通过团体辅导为沟通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分析交流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心理抗击打能力,培养自信、宽容、合作、坚韧的人格品质,提高交流沟通能力,为成就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1.4 加强师生沟通 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首要途径。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可以使老师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窥探学生的心里活动,发现教学锲机,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 2.2 个人方面 2.2.1 正确认知,掌握沟通技

9、巧 高校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有意识掌握一些沟通交往的技巧。加拿大心理学家Eric Berne的 PAC人格结构理论3,提出最好的人际交往模式AA-AA,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 2.2.2 培养好的沟通品质。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沟通的基础。做到对事不对人,对己不对人,大学生的领悟性强,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是会有所感悟,是会接纳和理解的。(下转第218页) (上接第178页)真诚待人。真诚是友谊的桥梁,只

10、有真诚对待同学,方能赢得同学的信赖,在交往中,讲实话,讲真话,真诚交流,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接纳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融洽人际关系。 信任他人。信任,就要相信对方的真诚,理性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不要胡乱猜疑、互相提防。 平等待人。平等是指精神和人格上的平等。在实际生活中,交往双方是很难完全平等的,但人格尊严应是平等的。现实生活中,做到平等交往,平等待人,同时也要平等待己,克服自卑心理。 相信自己。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在交往中,要想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首先要不自卑,有自信,学会自己接纳自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指出,只有学会了自己喜欢自己的人才能慷慨和友善地对待别人。 其次,在人际沟通过程中还

11、要热情、克制,讲究语言艺术。待人热情是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注意运用语言艺术,做到称呼得体、文明用语、适度称赞对方、避免争论等等。非语言沟通技巧也是大学生的必备技能,包括形体语言(目光、表情、手势、动作)、空间距离、衣着打扮等。人们在沟通中,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的4。 2.3 家庭方面 营造良好的家庭沟通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沟通能力培养有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民主权威性的家长能和孩子更好的交流与沟通。家长通过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多沟通,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进行意见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当今社会,虽然大学生已经成人,但心理尚未成熟,家庭引导不可或缺。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经常与家长沟通4。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