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530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 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在教学、教研、教学改革、教学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和指标。因此,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尤为重要。就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研究和探索。 1 引言 全球化、信息化、人本化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必要性 2.1 社会转型的变化引发了高职的发展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国社会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出现很多变化,全球化、信息化、人本化是最为典型的

2、变化。转型带来的深刻变化,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也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育,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2.2 转型期高职院校的特征要求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高职在竞争中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生存和发展实力,并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个性,才能促使学校持续发展。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职具备下面几个特征。 1)培养目标高移化、复合化。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就会出现对技术人才要求较高的现象。为了适应这种挑战和变革,就必须改革

3、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复合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就得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开发创造力;就得改革现有的教学机制以及提高师资水平,因此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主动地、积极地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应具有创新能力、强烈的求知欲,能创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与学生共同学习研讨,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专业设置动态化,课程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了高职院校具有双重性既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办

4、学实体,又是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要求职业学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育人,又要按照市场规律开放办学,找准学校与市场的结合点。根据学校与社会结合点,追踪行业或地区经济发展动态,按需设置专业,按需更新专业以及自主更新专业。实行专业动态化,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体现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宽基础”指学习的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中了一群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活模块”指所学习的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以技能为主。这要求高职教师在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和运用自如的基础上,应积极地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以

5、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水平,促进专业自主发展。 3)结构开放。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代国际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职业学校结构开放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是向外的开放,包括对网络、媒体开放,对社区、社会开放,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间的相互交流和开放;二是向内的开放,包括在管理上向师生开放,在教育教学活动上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结构开放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有开放教育的意识,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更好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知能,充分发掘、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自我发展。同时,结构开放也促使学校的结构形

6、态由“宝塔型”向“扁平型”转换。 4)“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高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素质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强调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融洽。在职业学校,担当教育重大责任的教师,必须首先是懂得热爱生命,能够光大自身生命与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也在实现自身的成长。教师既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自身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竞争更加激烈。技术的

7、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显然,高职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师应具备“双师型”素质。 3 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可能性 3.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学校结构开放,形成合作与交流,为教师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自主发展并非是主张教师把自己孤立起来,其本意是让教师自己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更好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能。教师需要不断合作、交流,发现自己在专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走上自主发展道路。 3.2 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

8、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自主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为教师独立学习提供可能性和创造条件。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寻找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塑造出开放、融洽、互动的协作风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成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设计者、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生学习者。 3.3 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了保障 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身不断改变原有的知识、观念,吸纳新的知识、观念,提高自己的能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的过程。当然,教师的自主发展也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职业学校提供1)校本教研机制,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促进自主发展;2)评价激励机制,研究探索以人为本、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着力于对教师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最终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学校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外在的条件保障。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