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806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3.人生寓言(节选)(教案)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2、”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鲁教版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

3、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3.人生寓言(节选)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

4、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

5、“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心旷神怡”、“举世无双”等词语。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学习课文,理清作者写作脉络,领会寓言含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升华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写作脉络,领会寓言含义。【教学难点】升华寓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

6、、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入) 1在我们曾经的学习中,出现过这样的文章。它篇幅短小,但是却含义深刻,让你读的时候轻轻松松,思考起来却回味无穷,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寓言)2. 对,就是寓言,严文井大师曾经说过:“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再次学习两篇关于人生的寓言。3.板书课题人生寓言。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2)听录音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理解词语。小组内

7、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慧心 嬉戏 风韵 慷慨 闲适 撤销 厄运 折磨 行乞 正色 落难归属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 得失之患 多愁善感 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3.解释词语: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险象迭生:危险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多愁善感: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突如其来:突如:突然。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三、精读领悟1. 再读课文,思考白兔和月亮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白兔没有拥有月亮之前开心

8、的赏月,拥有月亮后变得患得患失的事情。)2.当白兔没有拥有月亮的时候,白兔觉得月亮是怎样的?(白兔是自由自在的,无论月亮是满月还是残月,白兔都能发现月亮的美。)3.当诸神之王将月亮赐给了白兔后,白兔是怎样赏月的?(在白兔的眼里,月亮是它的,当乌云蔽月,白兔就担心它的月亮,变得患得患失,残月时更是心如刀割。)4.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白兔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白兔对月亮的态度改变了,当它拥有月亮后,她对月亮抱着功利的态度,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5.但是,我们的白兔还是十分有慧心的,它最后向诸神之王请求,让他收回了月亮,这是为什么?(因为白兔虽然拥有了月亮,但是却失去了原来自由自在的闲适心情

9、,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变得十分紧张不安和痛苦难耐。)6.同学们,白兔的两次情感体验恰恰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你能说一说么?(我们拥有不适合、不属于我们的财富,会让我们变得患得患失,失去原本的快乐。)7.那白兔的经历和做法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我们要心胸宽广,享受生活的美;不要患得患失,生活在焦虑之中等等。)8.其实不仅仅是白兔为我们带来了寓言故事,我们童话中的王子,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我们一起欣赏王子带来的故事吧!9.朗读课文,思考王子在落难前是怎样看待灾难的?(“太可怕了,这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10.默读课文,思考:王子是怎样落难的?(在一场战争中,父王被杀,母后受

10、辱自尽,自己被掳去当奴隶,受尽非人折磨。)11.当他逃出来后,他的性格变了么?变成怎样了?为什么?(变了,变得坚强了。一是他遭受了厄运,二是他坚强的挺过了厄运。)12.在文章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是哪句话?(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13.作者频繁使用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当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旁观者都觉得自己不能承受,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14.这则寓言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当我们遇到灾难时,要勇敢面对。)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拥有不属于自己的巨大的财富会让人变得患得患失,不快乐;还知道了灾难厄运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五、课堂练习1

11、.形近字组词。慧( ) 磨( ) 彗( ) 魔( ) 2.将词语补充完整。心( )神( ) 无( )无( ) ( )象( )生 阴晴( )( )六、作业布置1.复述这两个故事。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白兔与月亮:自由自在 患得患失3.人生寓言 (拥有巨大的财富会让人变得患得患失) 落难的王子:脆弱 坚强 (灾难厄运可以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教学反思】 人生寓言是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将白兔和月亮与落难的王子编排在一起,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这两篇文章,一个是好事变成了坏事,一个是坏事变成了好事,也让我们知道了事事都有可能。这两篇文章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跌宕起伏之感,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奥秘,寓言中的道理,减少自己在课堂中的作用,课堂气氛良好,活泼而热烈。但是在时间的掌控上,还在注意。原来准备了一个“演一演”的小环节,没有实施上,待加强。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