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53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9加几(1)|西师大版(2014秋).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

2、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

3、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第1课时 9加几(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内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

4、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材第6971页内容。【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口

5、算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难点:感受口算9加几不同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感知身边的数学。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地方?(当学生说到操场时)我们的操场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地方之一,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看,这些同学们在操场上做什么?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出示教材第69页的图)引出课题:同学们找到了很多数学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用原来学过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就需

6、要用到今天学习的新知识了,这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先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2.铺垫准备。(1)凑十(找朋友:相加等于10的两个数是好朋友。)3的朋友?8的朋友?6的朋友?9的朋友?(2)口算:2=10= 5+10= 8+10=7+10= 10+3= 10+4=10+1= 10+9=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小结规律:都是10加几或几加10,和的十位都是1,加几个位就是几。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1的图。提出问题:谁来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应该怎样列式?(生口答)箱子里有9瓶矿泉水,外面有3瓶,一共有多少瓶?板书:9+3= 3+9=说一说:算式中的

7、9和3分别表示什么?想一想:9+3=?合作探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借助学具,讨论算法。教师归纳算法:方法一:从9起往下数3个。方法二:摆学具。方法三:凑十。方法四:把9看做10 10+3=13 13-1=12小结激趣: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我们来看看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把你喜欢的方法告诉给你的同伴。学生合作交流,巩固对算法的理解。感知加法交换律:小结方法:其实3+9和9+3,虽然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所以结果相同。2.教学例2提出问题:解决了饮料瓶数问题,我们再来看同学的游戏图。出示教材第70页例2的图。谁来说说图的意思?有9个同学在做

8、游戏,又来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生列算式。板书:9+5= 5+9=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如何计算。小组合作交流算法: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师归纳算法:方法一:从9起往下数5个。方法二:摆学具。方法三:凑十。方法四:把9看做10 10+5=1515-1=14方法五:推算:小结激趣:大家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来学得不错。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第1题。学生独立练习先圈十,再填结果。学生口答,说算法。师小结:满10个先圈出,这样一眼就能找出答案。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三”第2题。学生观察后独立练习。指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规律总结:横着看:

9、第一排都是连加法,都有9+1。第二排:都是一步计算,都是9加几。竖着看:结果相同。都是9加几。3.填一填。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小结:竖着看:第一列结果都是12,前两个加数的和都是10。第二列和第一列算式都相同,但是多了后面两个数的组合。从纵向看,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少1,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一和不变。第三列:虽然后面的几个算式不会计算,但通过对比推理。发现第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多一,第二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少1,和不变。由第二列算式推算出。横着看:第一个算式直接计算;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同,但多了下面后两个加数的组合;第三个算式是通过第二个算式推导出来的。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

10、的学习,我们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借助学具,我们感受到能通过接着数、凑十法、假设法、数学推理等方法算出9加几的进位加法。知道了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算式,虽然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2.课后作业板书笔记 9加几(1)9+3= 3+9= 9+5= 5+9=方法1:接着数方法2:摆学具方法3:凑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教学反思 教学本节课时,我从情境入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机结合。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