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66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有趣的拓印1_沪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拓印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

2、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知识与技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

3、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学会收集相关信息。 认识、了解有关拓印的知识。掌握拓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交流有关拓印的知识。尝试拓印硬币。寻找出生活中的不同纹理并将其拓印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制作的兴趣。感受拓印的乐趣。 欣赏、评价拓印的效果。教学重点:认识拓印的奥秘,发现不同的纹理。教学难点:掌握好拓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具:示范用

4、具。学具:硬币、拓印纸、蜡笔。教学过程:信息交流,揭示课题。小组交流各自在课前收集的有关拓印的信息。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选择不同的信息)教师小结或补充信息,揭示课题:有趣的拓印。分析: 本环节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发现、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和全班性地交流,能让学生对拓印有一个更充分、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拓印的兴趣。二、尝试拓印。请学生尝试拓印一枚硬币。交流初步拓印后的感受与成败结果,并集体解决在尝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尝试、交流,归纳出拓印的方法。分析: 本环节的目的重在让学生掌握拓印的方法。摒弃了教师先示范、讲授该如何拓印这一步,而是让学生在自

5、己的尝试中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尝试一归纳总结认知,加深了学生对拓印方法的掌握。三、观察、发现纹理。教师示范在一个没有凹凸面的图案上进行拓印。让学生找一找为何没有拓印成功的原因。让学生观察、触摸硬币,发现纹理,发现拓印的奥秘。在周围找出不同的纹理并把它们一一拓印下来。(可以到室外寻找)试着将拓印出的不同纹理剪贴成画。分析: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发现纹理,因此在练习时不将学生的活动范围局限在教室内,而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去发现纹理,将整堂课推向一个高潮。四、展示、交流拓印成果。比一比谁找的纹理最多。 欣赏、感受纹理的自然美。互相评论各自的成功与不足。五、小结学生谈谈收获。 教师小结。 课前准备:收集不同

6、形态、大小的树叶。 (要求:1、爱护绿化,不乱攀折。2、将收集来的树叶压放平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拓印的方法。学会想象、组合与添加。2、过程与方法: 了解树叶的形态、种类、大小等。 复习拓印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添加变化。 树叶的组合及形象的拓展。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制作的兴趣。感受想象、创作的乐趣。欣赏、评价拓印的作品。教学重点:对拓印好的树叶进行想象、添加。教学难点:树叶的组合及形象的拓展。教学准备:教具:范样、示范用具等。学具:树叶、剪刀、胶水、拓印纸、蜡笔、水彩笔等。教学过程:复习拓印,添加想象。学生交流收集来的树叶的形态、种类、大小等。和大家一起复习拓印时要注意

7、的要点。选择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进行拓印。365度观察拓印好的树叶,看看像什么?根据想到形象进行简单的添加。分析:本环节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拓印方法,又让学生对这节课所要拓印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复习拓印方法的同时,还对学生作出了添加、想象的要求,为下一环节做一个铺垫。想象组合,拓印成形。让学生欣赏几幅拓印由树叶组成的画。学生尝试想象组合树叶,并交流。讨论如何拓印组合后的画。 教师简单小结拓印的方法。(如:先将树叶组合成形,再小心地拓印;或者先将树叶分别拓印下来,再剪贴成画等。)学生想象组合,拓印成画。分析:本环节重在解决想象组合和拓印成形这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教师都是让学生先进行尝试、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最后教师做一个补充、小结。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三、展示、交流拓印画。树叶纹理是否印清?是否能将树叶进行合理地组合?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分析:本环节是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有成功的喜悦。通过欣赏、交流还能让学生从他人身上有所收获,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小结学生交流收获。教师小结。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