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038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期中试题_冀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36分)1、拉笛是通过改变()来改变音调高低的,是()越长,音调越()。2、()使我们烦燥,有的甚至令我们身体受损。3、光是沿()传播的。4、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和()。5、未来通信将向()、()、()的方向发展。6、“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后,需要和地面的人保持联系也就是需要(),那就得用到()、()、()等通讯方式。7、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8、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发明的。9、声音能在()、()、()中传播。10、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三类。二、判断题(18分)1、磁铁可以吸引钢铁,也可以吸引不

2、锈钢。( )2、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3、天空中的闪电和家里的电灯光都是天然光源。( )4、只要阳光穿过透明玻璃,就可以得到七色光。( )5、汽车的反光镜是平面镜。( )6、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三、选择题(18分)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 ) 产生的。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2、透明与不透明的区分是( )A、能否让光线通过B、看哪个最薄C、看哪个轻3、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 )A、蓝光B、黄光C、白光4、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A、绝缘体B、导体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A、司南B、指南鱼C、指南针D、软盘6、对于我们正在上课的

3、学生来说,最适合的通信形式是( )A报纸B、书信C、对话D、电话四、连线题(12分)A、用橡胶制成钳子柄的外套1、声音只能在介质中传播B、在月球上不能用无线电话通讯2、塑料是绝缘体C、古筝上长短不一的琴弦发音不同3、不透明的物体不能让光线通过D、用手挡住手电筒就看不到光了4、声音与发声的物体本身有关五、简答题(16分)1、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

4、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在组成简单的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别是什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

5、)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答案一填空题1、空气柱长短 空气柱 低2、噪音3、直线4、天然光源人造光源5、更快捷更便利更准确6、传递信息雷达电脑 电话7、同性异性8、意大利亚历山德罗伏打9、气体液体固体10、透明物体半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二、判断题1、错 2、对3、错4、错5、错6、错三、选择题1、A2、A3、B4、B5、A6、C四、连线题A 2B1C4D3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