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04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导学案设计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1.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本教案首先让学生试算,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从学生的汇报中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的准确性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重点加强了对学生细心计算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2.注重对新知的及时巩固,学与练紧密结合。巩固新学知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测“教”与“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本教案在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之后,抓住学生跃跃

2、欲试的心理,顺势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练习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他们刚刚掌握的笔算技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题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5分钟)1.出示口算题卡。14403024503620903710028302.用竖式计算。2412781133211993.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1.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算式的得数,集体交流计算的结果。2.在练习本上笔算后,说一说在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3.明确本节课的学

3、习内容。1.算一算。786679478598345 896785 5572.填一填。(1)求17个30的和可列式为(),结果是();()是36的9倍。(2)王老师要买28个篮球,每个篮球81元,王老师大约要带()元。二、迁移类推,探究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例2,鼓励学生分析题意,并独立列出算式。2.引导学生估算,确定得数的取值范围。3.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鼓励学生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4.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算法。5.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6.鼓励学生小组间互相交流,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

4、出算式4837。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估算。小组内估算这道题的得数并交流。3.尝试笔算,在练习本上写出笔算过程。4.展示自己的算法,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1)乘的顺序;(2)每一步表示的意义;(3)遇到进位时的处理方法。5.观察、对比后,总结出: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乘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6.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3.将算式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76472816455236482334323516627

5、386积的个位是2。()积的个位是0。()积的个位是8。()积是三位数。 ()积是四位数。 ()4.判断。(1)两个乘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乘数都大。()(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3)4938的积接近2000。()(4)6524与4235的积的末尾一定都是0。()(5)431143043()三、巩固应用,检验学习效果。(10分钟)鑫鑫超市2018年第一季度每月缴纳电费情况如下:一月:平均每天65元;二月:平均每天78元;三月:平均每天84元。(1)一月共缴纳电费多少钱?(2)请你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独立解答后在小组中交流,再由组长汇报,集体订正答案。5.选一选。(1

6、)琳琳每分钟写48个字,她12分钟能写()个字。A.500 B.576 C.60(2)50乘20的积的末尾有()个0。A.2B.3C.4(3)丹丹每分钟步行68米,她走到学校需要19分钟。丹丹家离学校有()米。A.1400 B.140 C.1000四、全课总结。(5分钟)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

7、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的算法。2.布置作业。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师批注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