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16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

2、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学生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3、。(2)学生尝试读数。(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2揭示课题。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探究新知,引导发现(一)教学例5。1复习数数的方法。(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

4、数。(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考: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4整理数位顺序表。(1)引导学生

5、回忆学过的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

6、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