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61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过河教案设计第一单元混合运算3过河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并能在独立解决问题时学以致用,本节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1在引入小括号之前,注重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当学生列出错误的综合算式时,抓住契机,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结合问题情境明确运算顺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及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2在学习新知之后

2、,注重安排学生的实践应用。在教学中,当学生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并掌握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之后,及时安排学生独立解决需要小括号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关于小括号由来的资料学生准备关于小括号由来的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过河(一)解决问题,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并口答。(1)一辆出租车能坐4名乘客,一个旅游团有36人,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出租车?(2)三(2)班有24人去南湖公园划船,每条小船可乘坐6人,这些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这样的小船?2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观察讨论

3、,发现新知1观察教材8页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1)独立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的数学信息。师: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组织学生交流各自获取的数学信息。师:现在把你获取的数学信息向大家说一说吧。(学生汇报)师:这些数学信息你们都看懂了吗?能说说它们的含义吗?(引导学生理解“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3人”的含义)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师(出示教材8页第二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呢?(请学生把要解决的问题叙述完整:同学们过河,男生29人,女生25人,一条大船坐学生9人。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2)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3)交流解题方

4、法。方法一:分步计算。292554(人)5496(条)师:为什么先算2925?549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明确:要求需要几条大船必须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看54里面有几个9,有几个9就需要几条大船)方法二:列出错误的综合算式。29259师:你认为这样列式正确吗?师:按照前面学习的除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259,而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先算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2925,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运算顺序呢?(4)引入小括号。师:如果我们要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一位朋友可以帮忙,它的名字叫“小括号”。(5)介绍小括号的来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

5、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师:在没有发明运算符号以前,人们运算都要用很复杂的文字进行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各种计算也逐渐复杂起来。这些计算常由两个或几个算式合成,而且在计算时常常需要先算某一个算式,再算另一个算式,于是便产生了区别先后

6、运算顺序的符号。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和“”。“()”叫小括号,是荷兰人吉拉特最先开始使用的。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

7、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师:由于小括号可以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小括号的来历,使学生对小括号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小括号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记住小括号。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