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189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素材-习作|人教新课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专项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主题:我们的课余生活“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

2、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的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

3、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提示:1、习作内容范围很

4、宽泛,只要和课余生活有关的都可以写。2、读一读习作要求,回忆在口语交际中自己所讲的内容,想一想准备写哪一方面的内容。3、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想好的内容写下来。4、写好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也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二、主题: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求: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可以写自己的朋友、同学、亲属或邻居只要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可以写,写他(她)的一件事。提示:1、想一想自己打算写哪个熟悉的人,可以写朋友、同学、亲属、邻居,可以写任何一个自己熟悉的人。2、写这个人的一件事,先决定写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然后再动笔写。3、以写人为主,抓住一件事情来写,从这件事能看出熟悉人的品质

5、。4、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5、写完后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一听他(或她)对你的评价。三、主题:秋天的图画要求:选一副或画一副秋天的图画,再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写一写自己选的或画的画,听取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提示:1、选一副或画一副秋天的图画,先和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自己选的图画。2、写的时候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互相提出意见或建议,根据同桌的意见或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4、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论。四、主题:观察日记要求: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6、来写,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提示:1、交流过去写过的观察日子。2、选择自己做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来写。3、写的过程中注意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4、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评一评谁写出了观察中新发现。五、主题: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你最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提示: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2、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3、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怎么写。4、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5、按

7、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丰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6、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六、主题:风景优美的地方要求: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写一写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也可以写自己想去的地方。提示:1、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2、展开想像,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3、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4、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七、主题:有趣的童话故事要求:从书上的动物简图中选择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也可以选其他动物,想象动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

8、的事呢?编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童话故事。提示:1、想一想自己读过的动物童话故事,回想一下故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3、想一想动物之间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开阔思路。4、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写下来,看谁写的故事最有趣。5、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八、主题:最想写的人、事、景、物或想象世界要求:写自己最想写的人、事、景、物或想象世界,也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体裁不限,可以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童话。提示:1、回顾这学期所写过的习作,看还有没有自己最想写而没写过的内容。2、想一想自己还想写什么,把自己最想写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3、写完后把自己的习作改一改,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好习惯。4、整理这学期的习作,做个目录,画个封面,写一点习作的感想,给自己的作文本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个性化的名字,体验收获的快乐。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