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225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教案-23每逢佳节倍思亲_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十三课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案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

2、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知识与技能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

3、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学会认读5个生字,书写10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王维以及古诗的写作背景。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从而熏陶学生的情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句的意境和感情【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每见月圆,你会想起什么? 师:远在异乡的人们总会对故乡对亲人思念不已。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

4、吗?(播放视频 ) 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谁的乡愁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思乡诗。 2. 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你了解诗人王维吗?(图片文字介绍)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夫扶、力幼、木采、儿兄、乙忆、虫 独、今念。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佳”左右结构,左小又大。右边是两个“土”字。“倍”左右结构,左小又大。右边是“立”“口”字。“重”第一笔是撇,共九笔。(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诗人王维在重阳

5、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 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ji chng f xi zh y s d y xing wn佳节 重阳 扶 老 携 幼 茱 萸 思念 独自 回忆 兄弟 手挽手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词语理解: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远眺:向远方眺望。 一年一度:指每年一次。 扶老携幼:搀着老人,领着小孩。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第二部分(第4段):王维真情流露写下九

6、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第一部分(1)品读第1自然段,找出事情发展的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唐朝。 地点:京城长安 人物:王维 (2)王维来京城多长时间了?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 诗人孤独一人在外做客的寂寞心情。(3)你了解重阳节吗?(图片文字介绍)重阳节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4)哪些语句体现重阳节是一个佳节呢?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

7、烈地去登高游玩。 (5)口语表达:你能说一说长安街的热闹场面吗? 炮烛声、鞭炮声,人们的歌声、笑声不断传来,人们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真热闹呀。 (6)写作训练: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他会想些什么?当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王维却站在庭院前,对着一弯明月,他想:家乡的兄弟正聚在一起吟诗弹唱,共庆这美好佳节。当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望远时,王维则独守一杯清茶,他想:家乡的兄弟正喝着菊花酒,吃着重阳糕。 师:大诗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师:“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过节,越是激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独在异乡,只能

8、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7)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8)诗人想象家乡的兄弟正在做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兄弟的一片深情。 (9)诗人与谁天各一方? 此时此刻,王维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兄弟姐妹、父母、挚友、父老乡亲。 对兄弟姐妹说:今日我多想与你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呀! 对父母说:我多想与家人聚在一起,欢度佳节呀! 对挚友说:我更加思念你们,多想和你们把酒畅谈呀!师:王维与亲人天各一方,重阳佳节不

9、能相会,思乡之情愈渐浓郁,思绪万千之时,将这浓浓的思念溶进了四行诗句中。3. 第二部分(1)让我们一同欣赏大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名诗。(播放视频) (2)反复吟诵古诗,吟诵时要注意停顿、节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3)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全诗的意思。 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

10、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 一到重阳节就会更加的思念亲人。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透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4.写作训练: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 5.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或谚语。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你还知道其他的思乡诗吗?和大家一起分享吧!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师总结: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远。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五、课堂练习1.我会组词。佳(佳节) 倍(一倍) 独(独自)娃(女娃) 培(培育 ) 种(种花)2

11、.我会造句子。远眺:我登上山顶远眺,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兴高采烈:他每天都兴高采烈的背着书包上学。六、作业布置1. 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2. 背诵古诗。【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各一方 孤独忧伤 思绪万千 思念家乡、亲人【教学反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以“文包诗”的形式,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题中的一个 “倍”字,真切地道出了诗人思乡情浓。在教学中,抓住情感线索:“重阳节,街上的热闹王维的孤独加倍地想念亲人”,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分析,让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更有益于学生对诗句情感的体验。以此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谈感受,给自己的亲人写一段思念的话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