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不定方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269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早的不定方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早的不定方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早的不定方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早的不定方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早的不定方程九章算术是我国一部很古老的数学书,它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的写成,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初年。该书方程章第十三题是有名的“五家共井”问题,它的内容是:五户人家合用一口井,若用甲家的绳2条,乙家的绳1条接长,从井口放下去,正好抵达水面;或用乙家的绳3条,丙家的绳1条;或用丙家的绳4条,丁家的绳1条;或用丁家的绳5条,戊家的绳1条;或用戊家的绳6条,甲家的绳1条接长,也都一样正好抵达水面,问井的深度及各家的绳长各为多少?由于原题包含有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它没有给出答案的范围和别的特定条件,因此列出方程后有无穷多组解,这样的方程就称为“不定方程”。如果该题的长度单位是寸,那么

2、它的最小正整数解如下:井深721寸,甲家的绳长为265寸,乙家的绳长为191寸,丙家的绳长为148寸,丁家的绳长为129寸,成家的绳长为76寸。西方最早研究不定方程的人是受到希腊文明影响的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丢番都,时间约在公元4世纪。他比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要迟三百多年。因此可以说,“五家共井”问题是世界最早的不定方程。到了13世纪,我国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所著的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中提出了“大衍求一术”,实际上这就是解一次不定方程的通法,而欧洲到了18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创立了一次不定方程的一般解法。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3、”,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不但远比欧洲发明得早,有其历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在方法上也比欧洲人的办法来得简洁、具体,易于作数值计算,直到现在,与数论里的“一次同余式”的办法相比较,仍有其优越性。所以这个算法一直被欧美学者推崇,称为“中国剩余定理”。注:1尺=10寸,1米=3尺。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