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275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测量水的温度_教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测量水的温度“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

2、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同步练习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填空题。我国古

3、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

4、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适宜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 ;将温度计的 要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答案:顶端|玻璃泡|底和壁解析:解答:适用温度计时要注意:手要拿温度计的顶端;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

5、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分析:本题考查放温度计的使用。2、温度计的读数是要注意: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 ;在液柱不再 时开始读数。读温度计时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的水。答案:持平|上升或下降|不能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实现要与温度计内液面持平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否则读出的数据将有偏差。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使用应注意什么。3、读温度计时 (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的水。答案:不能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实现要与温度计内液面持平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6、否则读出的数据将有偏差。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使用应注意什么。4、适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能测量的 和 ,再对待测物体进行测量。答案:最高值|最低值|不能解析:解答:适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也就是温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也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使用的测量范围。5、测物体的温度 (填“能”或“不能”)超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答案:不能解析:解答:适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也就是温度计能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范围,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也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析:本题考查温度

7、计使用的测量范围。6、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填“增加”或“减少”)。答案:减少|增加解析:解答: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分析:本题考查温度和热量的关系。二、单选题。7、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B、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C、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8、如图所示

8、,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解答:解: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四种情况中,甲乙两情况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丁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丙是正确的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9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B、它的最小刻度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答案:A解析:解答:解答:A、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下1大格处,示数为10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

9、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温度计读数时,能离开被测物体B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垂直C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答案:C解析:解答:解答: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应注意什么。11、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是,温度计

10、内液体将会( )。A、减低 B、升高 C、不变答案:B解析:解答:温度计的玻璃泡内的液体受热就会膨胀,所以放入开水内液柱就会升高。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三、判断题。12、适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为了观察方便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进行读数。(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温度计读数要注意,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读数应注意什么。13、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只要浸入水中就可以。(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测量时温度计要浸没在水中,而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器壁和底部,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玻璃泡的放置。14.把

11、水放在冰箱里,水温将会降低,这说明物体的热量在减少。(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分析:本题考查温度和热量的关系。四解答题。1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答案: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30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答案:30解析:解答: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答案为: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B图中读数中的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30分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