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导_语文S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401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导_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导_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导_语文S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导_语文S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塞下曲导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过程: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2、,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激情导入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3、,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镇守边境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诗人卢纶即兴改编,创作了古诗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1、简介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等人的诗歌。 卢纶,唐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

4、从军多年,所写的边塞诗富有生活气息,雄壮感人。著有卢户部诗集。2、 教学目标: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三、预习内容1、用2分钟小组通读课文。2、自学本课的4个生字,小组长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对组互查。 卢 棱 僵 哀 3、自学二类字读音,会标写下列读音。对组互查。棱 哀 阑 戍 4、听写词语,组长点评错误较多的字和读音,鼓励进步较大的学生。5、教师精讲典型错误。 四、初读课文 ,体悟感情。 1、组内练读。2、找每组中等学生展示。3、教师指导范读,读出赞叹之情,强调重音。4、组内练读。5、每组推荐最好的班内展示(台上)。五、合作探究 1、小组探讨理解这首诗的意思。2、(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展示诗意。3、质疑: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杀敌军兵马呢?4、你通过学习本诗了解了李广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5、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6、指名展示背诵。六、作业通过合理想象,把这首古诗扩写成一个200字左右的小故事。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