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592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教北师版一年级数学北师版数学第二册教学计划3买衣服教学内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认识各种大面积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教学方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教学手段:主题图教学流程:活动一:说一说看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目的是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书上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购买单件物品,可以怎么付款购买两个物品,如何付款等问题。学生付款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他们在交流中

2、将体会购物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大面额的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及币值。活动二:练一练。第一题: 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第二题: 使学生正确清点币值第三题: 此题有多种答案。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利用附录中的纸币说一说,摆一摆,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学生想出一种方法就符合要求。“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3、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活动三:数学故事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

4、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储蓄的常识,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劳节约的好习惯。教后记: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