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738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

2、“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学科:数学 年级:二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11教学不进位、不退位的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并呈现了两种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例12教学进位、退位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与类推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承前启后20以内的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万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

3、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重难点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化解措施创设情景、独立思考、迁移类推、合作交流及归纳总结。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口算。8715 1257 403070805030 2.引入新课。1.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计算方法。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空。(1)13个十是(130)。(2)25个百是(2500)。(3)5个千是(5000)。(4)80里面有(8)个

4、十。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1.教学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1)课件出示教材P95例11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题意。(2)组织学生根据第一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尝试口算。(3)组织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口算方法,明确各种口算方法的优劣。(5)组织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2.教学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1)组织学生讨论:8050如何口算。(2)组织学生口算13050。(3)组织学生完成900600150015006009003.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学习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

5、减法的口算。(1)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冰箱比电视贵多少钱?(2)列出算式10002000,并独立思考10002000的口算方法。(3)学生组内讨论,集体汇报口算方法。(预设)方法一: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方法二:从12=3想出1000+2000=3000。(4)小组内讨论不同口算方法,汇报交流,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5)学生先独自列式计算,再交流汇报结果,最后总结口算方法。2.学习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1)讨论家里并汇报口算方法。由8513想到8050130。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是130

6、。(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口算方法。(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和计算方法。3.学生归纳总结,明确: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来口算。2.计算600700,可以这样想:(6)(7)13,因此600700(1300);也可以这样想:(6)个百加(7)个百是(13)个百,(13)个百是(1300),因此600700(1300)。(见倍速学习法学生用书)3.直接写出得数。(见倍速学习法学生用书)6700800590070090016005007501250360040040006500600590050009004100800120920120050070060002006

7、200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1.学生完成教材P95“做一做”第1题。2.学生完成教材P96“做一做”第2题。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7练习十九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学生组内交流题意,独立完成,集体汇报订正。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4.比较大小。36002000 1000500600 1000 500300 25020001800 8000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把整百、整千数分别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相加、减,也就是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师个人补充意见:板书设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00020003000 8050=130200010001000 1305080培优作业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400300700 7005001200 9000300060009006001500 8006001400 300900120028009001900 600030003000 30080011002.连一连。名师点睛先把整百、整千数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微课设计点教师可围绕“探究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