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904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由“教”到“引”使学生会学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未曾见过的事物是儿童的天性。俗话说“周半儿,摸坛摸罐”。意思是说,儿童从有了行走的自由的那一刻起就喜欢尝试了。要创新,就必须有尝试,尝试是创新的前提准备。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素质,已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发展和提高。本文仅已马芯兰数学实验教材十一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是分数除法法则的基础。

2、教材中推导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只用了一种方法,而且理解起来也并非容易。为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上课伊始我先复习了分数乘法的三个计算法则以及推导过程,简单的叙述作为新知的铺垫。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为什么除以一个分数要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道理,我利用了小组讨论、评议的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他们可以大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1从图上可以看出:24242324,2424324,24242424,(全部是24的几倍)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

3、:24(24)()243根据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推想:这六种方法提出以后,我并不忙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你们想法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儿?”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回答,使同学们发现一个新知的出现往往和旧知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旧知是基础,抓住新知的生长点是关键。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造。教师坚持把“教”变成“引”,把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教师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得创新意识,就要

4、在“引”上下工夫。教师的“引”要注意:一是引得“奇”,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有好奇心;二是引得“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到身不可测,从而激发探求知识的兴趣;三是“引”得“巧”,让学生感到这知识既熟悉又陌生,似曾见过,必要追查究竟。“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

5、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在设计好“引”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自学,找到学习的目标,不能盲目;二是要带着“为什么”去学,从中弄懂道理;三是要让学生想“这方法唯一吗?”从而激发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就是求“新”,既为“创新意识”的萌芽。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朝令夕成”的,只要师生坚持长久,必然取得良好的效果。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