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121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青花瓷 (3)_湘美版(2014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花瓷教学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

2、、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学生能对青花瓷的历史及特点有一定了解,并能创作出简单的青花瓷作品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

3、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重点:对青花瓷器型,纹饰特点的把握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描绘出青花瓷的特点教具准备:彩笔、画纸、剪刀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通过这么长时间美术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的眼光已经很厉害了。今天,

4、就看看大家的眼光怎么样。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宝贝,就看大家识不识货。当心,这是我的宝贝,慢慢打开,每一件可能就需要几千块钱,甚至上万。轻轻地看一看,摸一摸,轻轻的敲一敲。这是什么?学生:古董、陶器你家里有吗?找找看,翻出一个来的话,说不定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吗?学生:泥土。再给大家看几个宝贝。学生:石膏这是做我们手上瓷片用的“瓷土”。这是一种矿物质的材料,不可再生。摸上去很滑,非常细腻。再看看瓷片光滑吗?怎么才会变光滑?学生:烧。我手中拿的是透明釉,水的感觉,也是不可再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青花瓷就是用这个釉烧出下面的白色的底,所以摸上去很光滑。上面的花纹

5、是什么颜色?学生:蓝色、靛蓝。想知道靛蓝是什么颜色吗?非常奇怪的颜色,看上去像是黑色的。名字叫“青料”。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再加上高温火的烧制,我们的瓷片就出来了。好,第一轮看下来,大家的眼光还可以。再看看同学们的眼光如何?第二轮,请看大屏幕。看看哪个同学的眼光高,元代,非常奇怪的一个名字鬼谷下山,高厘米,口径厘米,底径厘米 。相当于我们的脑袋这么大。看看同学们的眼光如何,给出个价。学生:500万、1000万、5000万、1亿好了,我们来看看它的成交价。2019年7月12日在佳士得公司伦敦拍卖会上这件由伦敦古董商艾斯凯纳齐竞得。价格是2.45亿人民币。新授:今天,我们讲的内容就是青花瓷器。经过这

6、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会有新的感受,新的领悟。我给这节课取了个题目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青花瓷器初识,这句话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周杰伦的青花瓷。我为什么起这个题目?我的想法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我觉得这句话显得特别的珍贵,不要失去了自我,我们要保留自己。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这里留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注意看。这段视频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我这里其实想让同学们看的是另外两个可能大家不太关注的问题,视频里出现了一条马路,马路两旁都是卖青花瓷器的店铺,你们觉得这样一个市场,可能会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学生:景德镇。这就是中国最大的青花瓷生产地,被称为“中国陶瓷之都”

7、。景德镇被称为“陶瓷之都”,就要有陶瓷之都的样子,我们来窥豹一斑。仔细观察,看到什么样子了?哪一个地方的红绿灯、路灯是拿青花瓷的样子来做的?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可能有点难,但是我觉得我们同学应该也能回答的出来。青花瓷器产生于什么时期?学生:唐朝。初始于唐,繁盛于元,顶峰于明,缤纷于清。我们简单区别一下,最大的区别在于唐和元以后的区别。一个叫低温瓷器,烧制温度是10001200度。这个是最大的区别,因为当时生产力技术达不到1300度以上的烧制温度。而到了元以后,它烧制的温度到了1300度以上。这就是初识青花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看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是干什么用的?哪位同学猜猜看?茶壶、高足碗、笔架、花

8、瓶(在元朝的时候不是花瓶,是奢侈的酒瓶)、储物罐、养蛐蛐的、鼎。继续看我们同学的眼光如何?三个物体,从色泽的角度来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每一个用一个形容词概括一下。青花:清新、雅致。黄色: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青色:朴素无华,龙泉青瓷,像仿中国古代的玉器一样。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青花瓷器就只有这一种白底蓝花吗?有没有其他颜色?学生:蓝底白花。接下来我们看着一组,这一个个宝贝上面画的是什么?按绘画种类划分。学生:山水风景、花鸟、图案、文字上面的内容,我们简单总结下。青花瓷器的特征:材质:珍贵,不可再生。造型:丰富多样,“贵贱通用之”。色彩:白底蓝花为主,清新雅丽。纹饰:丰富多样,体现时代性。讲了这么多,想不想亲眼看下中国的民间大师是怎样把一块泥巴变成青花瓷器的?这个机会很难得,很多艺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的都不在了基本的制作过程:拉胚、修胚、绘纹饰、喷釉、窑烧。创作:几个要求:1.胆子要大,什么内容都可以画。如人物、花鸟、山水、图案2.表现方式多样,手也可以直接画课堂小结:从默默无闻的泥土,而幻化成美丽的青花瓷,要经过重重考验,如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用了一个词“幻化”,我们每一位同学也是一样的,如何幻化自己?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