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1446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面(6)_青岛版(六年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斜面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

2、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斜面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

3、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

4、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5、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定量实验记录;能做螺丝钉的简易科学模型;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教学重点:学

6、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方案,并进行定量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测力计、小车、实验记录表、制作螺丝钉模型的白纸、小刀、螺纹疏密不同的两个螺丝钉。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多块木板、铅笔、彩笔、直尺。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多媒体辅助评价策略及方法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单元知识概述2.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活动情况3.认识斜面1.了解单元知识:谈提起机械,你会想到什么?(反馈学生回答,板书课题:18.斜面)2. 交流课前活动:大家观察过、爬过各种斜坡,你对斜坡有哪些认识呢?3.认识斜面:请大

7、家看屏幕,盘山公路的路面是什么形状的?装卸货物的木板是什么形状放置的?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我们爬过的斜坡、盘山公路的路面、装卸货物的木板等都是斜面。简笔画:斜面认识斜面的长度、高度、坡度1.联系生活经验谈谈对机械的认识。2.谈谈爬坡的经历及对斜坡的认识。搭建斜面,测量其长度、高度。PPT课件出示盘山公路、卡车装卸货物搭建木板的图片。课件出示斜面的概念。肯定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表扬学生的课前实践活动和对斜坡的细致观察。课前准备充分者在评价两表中记录2分。二、探究斜面的省力作用(一)验证斜面能省力1.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不从山脚直着向山顶修公路?为什么不垂直装卸货物? 2.设计实验方案斜面

8、能否省力?请利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3.交流实验方案4.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利用刚才搭建的斜面,验证我们的猜想,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提示正确使用测力计: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什么?5. 组织交流实验结果(简要记录实验数据,板书:省力)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3.小组介绍、互相订正实验方案。4.合作探究,验证斜面能省力。说说怎样正确使用测力计。组长汇报实验结果PPT课件出示盘山公路、卡车装卸货物搭建木板的图片。课件出示实验记录表采取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准积极参与活动,确设计实验方案得1分;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得2分。(二)探究影响斜面省力作用的因素三

9、、自由活动1.认识斜面的应用2.制作螺丝钉模型1.提出问题:请看这些数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斜面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呢?2.鼓励猜想.3.引导设计实验方案:怎样探究斜面的长度、高度等因素对其省力作用的影响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4.组织交流实验方案。5.指导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尝试改变斜面的高度、长度,拉动小车,看看拉力大小的变化。提示:注意控制对比实验的变量和定量。及时把数据计入表格,同时注意观察斜面坡度的变化。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精讲点拨:课件出示两组斜面,认识长度、高度对坡度的影响。概括并板书: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1.斜面应用: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斜面,它的作

10、用是什么?2.制作螺丝钉模型:出示两个螺丝钉,螺丝钉是常用物品,但是它的螺纹有密有疏,请大胆猜测,哪一种更省力呢?请制作两个螺丝钉模型,探究答案。3.小组制作。4.交流结果。1.学生归纳:同样重的小车,沿不同斜面拉动所用的力却不同。2.大胆猜测原因。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4.组长汇报实验方案,小组间互相补充、订正。5.合作探究,获取知识。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长度一定,斜面越低越省力;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不论改变高度还是改变长度,坡度都随之改变,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1.联系生活经验谈谈认识。2.利用画有斜面的白纸制作螺丝钉模型,比较得出结论。3.制作螺丝钉模型4.

11、展示模型,得出结论:螺纹密的螺丝钉更省力。多媒体出示实验报告单。多媒体出示高度相同长度不同、长度相同高度不同的两组斜面。Ppt课件出示各种斜面课件出示制作螺丝钉模型的两张纸。采取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准确设计实验方案得1分;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得2分。采取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成功制作螺丝钉模型,得出正确结论得2分。四、课堂检测1.我会判断(1)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2)为了让汽车开上去省力一点,摩星山的盘山公路是一种斜面。 ( )(3)斜面的坡度越大提升物体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小提升物体用的力就越大。 ( )(4)两个长短相同的斜面,在使用时一样省力

12、。( )2.我会应用将盛满重物的箱子搬到桌面上,怎样做更省力?3.我有办法一根旗杆,底座深埋地下,因单位搬迁,需将旗杆挪走,于是,几个人绕着旗杆底座垂直向下挖了一个深坑,可是用尽力气也无法将旗杆底座拖到地面上。你能帮忙想个办法吗?1.学生做出判断。2.回答如何应用斜面解决问题。3.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出示检测题。采取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每答对一个判断题得1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得2分。五、拓展活动1.继续探究斜面的应用。2.实践探究: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课下继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PPT课件出示拓展活动内容。附板书设计:18斜面长度 高度 坡度大大 省力 坡度 小小附评价观测量表:(由组长随堂记录本组同学得分情况)XX小组课堂学习行为评价量表得分姓名课前准备、预习小组交流参与问题补充与质疑学习效果检测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