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158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家乡_古建筑湘美版(2014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家乡古建筑教学设计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

2、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课 题: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

3、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课 型:造型 表现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 教学目标:1、欣赏了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结合学生熟悉的家乡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突出特点以及类型。2、用自己喜欢的纸材,画笔,用疏密不同的线条,描绘熟悉的家乡古建筑。培养造型能力。3、培养学生对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简练概的造型手法。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教学准备教具:课件、青州古建筑图片、教师范作、古城青州视频学具:古建筑资料、绘画纸、绘画用笔课时安排及教学思路:1课时。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突出特点、样式类型结合青州古建筑深入了解古建筑特征欣赏师作品,探究古建筑画法教师示范步骤学生绘画古建筑作业评价探讨收获教

5、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李白写有一首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你们熟悉吗?故人”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至今日,几经朝代变迁,黄鹤楼已然是一处古建筑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了解古建筑。(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三、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了解什么是古建筑以及古建筑的特点、样式。(一)课件呈现中央电视台与黄鹤楼图片,探讨什么是古建筑。师:通过,这组图片的对比,不难看出哪个是古建筑,那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建筑称为古建筑呢?生:历史悠久的生:造型古朴的师总结:古建筑一般指清代以前的建筑,现在也泛

6、指一些仿古建筑。比如我们青州的仿宋建筑群宋城。(二)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建筑,分主次讲解。1、师:这就是诗人笔下的黄鹤楼楼高五层,72根圆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形如展翅的仙鹤而得名。历代名人李白、白居易等都曾在此吟诗作赋。”2、 师:岳阳楼楼平面矩形,三层三檐,红黄色调,属纯木质结构,范仲淹曾在此作岳阳楼记。谁知道其中的名句?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师: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共九层,濒邻赣江,视野开阔。唐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触景生情,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妙之句。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正可谓古建筑成就了古文人的才情,古文人成就了古建筑的盛名。

7、4、(课件依次播放,欣赏为主)生:“气势恢宏的故宫建筑群纪念孔子的孔庙砖木结构的西安钟楼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布达拉宫毛泽东青年时期常去的爱晚亭,因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而得名武陵丛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民居飞翘的屋檐,生动俏丽承重又美观的斗拱造诣极高的彩绘装饰,这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三)探究古建筑的突出特点。1、师提问:“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古建筑,回想一下,中国古建筑有哪些特点呢?谁来说一下?生:有飞翘的屋檐生:装饰的美丽生:结实师小结:多媒体展示:(1)造型优美:对称,均衡,飞翘的屋檐 ,显得轻快而富有美感(2)结构科学结:斗拱,柱梁,不用钉子 ,稳固(3)极尽装饰:檐,雕饰,窗饰等

8、 2、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再观察一下这张图片,来说一说古建筑有哪些样式?”生讨论并回答,师小结。亭台、楼阁、宫殿、寺庙、佛塔、园林、民居等。四、结合家乡特色,深入了解古建筑。(一)探究家乡青州的古建筑特色。1、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很多古建筑,你们知道哪些?生:“范公亭,宋城”2、师课件展示家乡古建筑,边展示边讲解(有主有次):师:一起看一下。范公亭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亭东有三贤祠,是后人纪念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的地方。古色古香的祠堂与千年古树相掩映,别有一番味道。李清照纪念祠,归来堂女诗人在这里生活了13年

9、,一生有一半的作品是在此所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李清照本人浩然正气的真实写照,使人肃然起敬。师:(简要介绍)刻有诗词的偶园街牌坊灯火阑珊的偶园夜景古韵悠悠的东关古街当年奢华气派的衡王府仿佛重回宋朝的仿宋建筑群佛教文化圣地龙兴寺、广福寺。五、欣赏古城绘画作品,探究画法,并以范公亭为例,简单示范。1、欣赏古建筑作品师:同学们,古风雅韵的魅力青州,使很多文人画家都流连忘返,我们每天都沉浸其中,是多么幸福。今天,我们就用画笔把最美的古城展现出来。在画之前啊,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带来的绘画作品。师:具体欣赏,谈谈每张作品的优点,渗透线条疏密意识。生:有近景、远景,感觉视野很开阔。师:在我们绘画

10、的时候,也要体现出来。生;构图很好,而且有的地方线条多,有的地方线条少,感觉对比效果很好。师: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绘画作品。生:有夜景的感觉,很美。师:是的,老师也有同样的感觉。生:简练概括。2、以范公亭为例,简单示范。师:绘画时,细处一一表现,是不太现实的。要想画好古建筑,必须先要了解古建筑的结构,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师(课件出示范公亭图片)师:“这是?顶部,翘檐,梁柱。老师来示范一下”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概括简化基本形。2、适当添画背景3、线条疏密得当,整理完成。(三)出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时,播放青州古建筑视频)师:好,老师出示作业要求,大家也开始画吧。师出示作业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纸材画古建筑,注意构图饱满,用线疏密得当,并适当添画背景。(学生做作业时,播放青州古城风光图片)六、作业评价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七、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了古建筑的知识,画了古建筑,你们有哪些收获呢?生:通过对家乡古建筑悠久历史的了解,我更热爱我的家乡了。生:我们的古人技艺精湛,有很多能工巧匠。生: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建造出更优秀的建筑,妆点我们的家乡,让家乡更美丽。八、结束语我国的古建筑艺术成就非凡,以丰富的建筑语言,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深对古建筑的了解,珍惜古建筑,爱护古建筑。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