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2121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欢迎大家参考阅读!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 )A、6 B、8 C、10 D、6或8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9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边长为( )A、9cm B、5cm C、9cm或5cm D、10cm23、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2m,面积等于1m,则它的顶角等于( )A、150 B、30 C、150或30 D、604、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一边长为4,则此

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2 B、3 C、4 D、3或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角是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两倍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

3、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B、在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是指等腰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重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

4、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C、等边对等角 D、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同步检测题:初二上册数学,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