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2904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1、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1)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负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通常有两种分类:3、有关数轴(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是一条直线。(2)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是有理数。(3)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侧,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4、绝对值与相

2、反数(1)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2)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相反数是本身的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绝对值是本身的数是非负数。任何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最小的正整数是1,最大的负整数是-1。5、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先算出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有理数加法(1)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一致,和的绝

3、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2)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当两个加数绝对值相等时,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和为零.(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7、有理数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8、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例如:14+12+(-25)+(-17)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14+12 -25-17,可以读作“正14加12减25减17”,也可以读作“正14、正1

4、2、负25、负17的和.”9、有理数的乘法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第一步:确定积的符号 第二步:绝对值相乘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10、乘积的符号的确定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11、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一定相同)倒数是本身的只有1和-1。12、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13、有理数的乘方(1)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一般地, 记作 ,读作: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其中,a是底数,n是指数, 称为幂。(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3)一个数的平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和1;一个数的立方为它本身,这个数是0、1和-1。14、科学计数法一般情况下,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 (n为正整数)的形式时,为了统一标准,规定了a的范围,(1a10),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15、有理数混合运算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

6、?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7、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