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26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分乳酪如何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乔记餐馆虽说吃食不算最好,但却以美味乳酪而远近闻名。块块乳酪状如圆盘,绕有风趣。一刀下去,就把一块乳酪一切为二。连切两刀,不难将其分成四块,三刀则切成六块。一天,女招待罗西请乔把乳酪切成八块。乔:“好,罗西。很简单,我只要这样切四刀就成了。罗西把切好的乳酪往桌子上送时,忽然悟到乔只需要切三刀便可以把乳酪分成八块。罗西想出了什么妙主意?罗西豁然开朗,悟到圆柱形乳酪是一个立体图形,可以在中线处横截一刀将其一切为二。如果允许移动切开的部分,那么连切三刀也行。

2、可以把第一次切开的两块迭放在一起,切第二刀成四块,再把四块跌放在一起,最后一刀切成八块。罗西的解法是如此简单,几乎可以说是平凡的。然而它给人以明确的启示:对于有意义的切分问题,可以用有限差分演算进行研究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有限差分演算是发现数字序列普通项公式的有力工具。今天,数字序列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它具有极其广泛的实际应用范围,还因为计算机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执行序列的运算。罗西第一次切乳酪的方法是在乳酪顶面的若干中线同时切数刀。乳酪具有如同薄饼那样平坦的顶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根据在一张薄饼上切数刀的过程,能够生成一些什么数字序列。假如沿着薄饼若干中线同时切数刀,显然,同时切n刀至多

3、可以切出2n块。若在其边沿为一条简单闭合曲线的任意平面上同时切下n刀,这种方法所切成的块数,是否最多也是2n块呢?否。可以随意画出许多既非凸面,并且形状各异的平面,即使一刀也可切成你所希望的块数。能否画出一种图形,仅切一刀便可以切出任何有限数目的全等的块?若能办到,这种图形的周长应具有什么特性,才能确保只需要一刀便可以切成全等的n块?若不同时进行切分,薄饼的切分将更为有趣。你很快会发现:仅当n=3时,切n刀方可切成不止2n块。这里,我们并不考虑所切成的块是否全等或面积相同。当n=1,2,3,4。时,可以切成的最多块数分别是2,4,7,11。这一大家所熟悉的序列是根据下列公式求得的:1+n(n+

4、1)/2其中,n是所切的刀数。此序列的前10项(n自0开始)是1,2,4,7,11,16,22,29,37,46。请注意,第一行差分是1,2,3,4,5,6,7,8,9。第二行差分是1,1,1,1,1,1,1,1,1,。这强烈地暗示着此序列的普通项是一个二次项。为什么说“强烈暗示”呢?因为虽然可以用有限差分演算找到一个公式,但是并不能保证该公式对于无限序列也成立。这一点尚需证明。在薄饼公式这一例子中,不难通过数学归纳法做出一个简单的证明。从这点出发,你可以发现大量的引人入胜的研究方向,其中有许多将导致非同寻常的数字序列,公式以及数学归纳法证明。这里有一些问题可供你作为初步尝试。采用下列各种方法

5、,最多可以切成几块?1。在马蹄形的薄饼上切n刀。2。在球形或罗西所切的那种圆柱形乳酪上切n刀。3。用切小圆甜饼的刀在薄饼上切n刀。4。在状如烛环状(即中心有一个圆孔)的薄饼上切n刀。5。在油炸圈(圆环)上切n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关于以上这些问题,假设切分是同时进行的,若改成连切方式,并且允许重新安排切开的部分,其答案如何变化?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

6、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希望为大家提供的精选小学数学文化的讲解,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