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59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线教平:数学恐惧症真需要“苦口良药”吗?“时至今日才发现,数学之于我,依然如同梦魇,阴魂不散。”前日,我们为什么会患上“数学恐惧症”的报道引发对数学教育的反思。回想不久前关于“数学要不要滚出高考(微博)”的探讨,再到今天“数学恐惧症”人群患病率颇高的现状,大有国人与数学“积怨方已久,顽疾终养成”的态势。据有抽样调查显示,80%左右的人都做过与考试有关的噩梦,其中有70%左右是考数学的。在微博和论坛里,他们把自己称为“数学恐惧症”患者。而眼下患者年龄越来越小,蔓延至中小学生。本来是一种充满趣味、蕴藏智慧的思维科学,为何变得令人胆战心惊、望而却步?笔者认为:在爬满了数字、符号、公式面前的数学,其独

2、特魅力不能一味依靠“良药苦口利于病”一般苦口婆心地灌输训练,如果我们把“苦口良药”精心“包装”成孩子们喜欢的、口味不同的“糖果”,是否更符合数学教育的本真?破解之道不仅仅在数学学科,更在于育人规律: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学定教,从学法和教法上切实改进提高,让孩子从接触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探究数学的整个过程都获得心智的成长,成功的体验如同品糖一般甜蜜。首先要让学生们都能吃到“糖”。“数学恐惧症”人群如同恐高症人士一样,他们的焦虑往往不是在深入接触数学之后带来的,而是脑子里想着做数学题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急躁、不安等消极预期造成的。因此当务之急,要让孩子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一种积极

3、的情感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可以说,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帮助每一个孩子发掘兴趣和感受成功的甜蜜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尽的职责。然而现实是,不少教育工作者并非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而是一味去灌输给孩子某个概念、公式或定理。对此,斯坦福大学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就是把数学变成一个喜庆的节日。斯坦福大学每年4月份的第四个周末为“数学节”,每到数学节时,活动场地布置得特别漂亮,主办者既赠送纪念品,又提供免费饮料食品,到会者熙熙攘攘;再如一名家长会在孩子玩“踩地雷”“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引导孩子思考“概率”问题,“这个

4、方格是地雷的可能性大不大?”“下次出现这种形状的比例高不高?”其从日常的游戏中和孩子探讨数学之道。此外,还要让学生们吃到“不同口味的糖”。别格斯说:在西方,我们相信探索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发展相关的技能;但中国人则认为技能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后者通常则又包括了反复练习,然后才能谈得上创造。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使数学沦为了“术数”,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极其匮乏,劳心费神累了众人却出不了世界级的数学大师,难道不是国人数学教育的最大悲哀吗?因此,我们要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创造的热情,让学生自由去体会、探索差异性学习的乐趣。以日本提倡选择性学习的新学习指导纲要为例,数学课程被安排成可供学习选择的数学活动,学生

5、的选择学习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均有受益,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也使数学课程具有了弹性。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

6、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无论“数学恐惧症”怎样势如猛虎,但幸运的是,这一全球流行疾病并非无药可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与其让数学沦为工具性学科,不如在其内涵价值、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帮助孩子们从中一点一滴中获得成功体验,自然会慢慢与数学“化敌为友”。(现代教育报)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