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填空题复习.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383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填空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典填空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填空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填空题复习.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典填空题复习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389.4,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5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4小时,返回时速度比去时快(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又用了6小时到达B地,乙车要用( )小时才能从B地到达A地。4、张丽家藏书的2/3和李强家藏书的4/5同样多,( )家藏书多。5、有27人乘车郊游一天,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每天租金80元;小轿车每辆可乘4人,每天租金50元。一共租( )辆面包车和( )辆小轿车最省钱,应花( )元。6、有两家商场进行商品热

2、卖活动。第一家商场采用买够50元商品返还10元;第二家商场对所有商品打九折。有同样一套衣服,两家商场都卖120元,根据优惠条件,应到( )商场买这套衣服更便宜些。7、15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大数是最小数的3倍,这15个自然数的和是( )。8、如果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100,那么被除数是( )。9、有甲、乙、丙三箱水果,甲箱质量与乙、丙两箱质量和的比是1:5,乙箱质量与甲、丙质量之和的比是1:2,甲箱质量与乙箱质量的比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

3、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0、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44,差与被减数的比是5:9,减数和差的积是(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